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0部分

“就在這時,卡巴斯基感到身體一陣虛弱。這虛弱,竟是強烈地向身體和意識同時襲來。卡巴斯基當下默察已身,很快,他就發現。原來,這些年的四處奔bō,心神不寧,早已把身心意識耗盡,此時,竟是大限已到。”

“卡巴斯基搖頭苦笑,然後嘴裡喃喃地念道:‘人言武到六級盡’今知九級猶未初。若是早知此間事,能換冥神不來無?,”

“這句話念完,卡巴斯基大笑三聲,復又大嘆三聲,逝。”

“yù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二卷 安居樂業 第三百一六章 風水火中煉此身

半個月前,方天講了卡巴斯基的故事。

身為六級武者的天才修煉者卡巴斯基,在長時間沒有再進一步的情況下,夜有所夢,夢到一幅複雜的圖形。他初以為這是魔法師的冥想法則,求證於好友,結果不是。

接下來的日子,沒有任何驚喜。在修煉上,卡巴斯基依然一無所進。而對這圖形的研究和揣測,同樣一無所得。匆匆,就是二十年過去。

當年如日中天的修者變成了現在終於體悟到黃昏之憾的老人。

然而就在他心懷愴然落寞下山之際,看到山環水繞,才陡地恍然,那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圖形,也許是一幅地圖?

至此,山窮水復,柳暗花明。

有了這個巨大的發現,年邁的老者像是被注入了一劑超級強心針,仰天大笑出門去,走過草原,走過沙漠,走過繁華,走過廢墟,在神秘聲音的提示下,終於踏入他以為的目的地,進入到一個神奇的幻境之中。

在這幻境之中,卡巴斯基歷經了風、水、火的幻境考驗。

故事進行到這裡,方天留下了一個小尾巴,把四元素中的最後一個“土”的考驗,留了下來,以待下回。結果這個下回被“順手”延期了,於是眾人不讓了,這個小尾巴招了眾怒,惹起了一場小風bō。

當時的方天,是一個純粹的魔法師。

一個魔法師,來講武者的故事,又能講得多麼貼切?多麼合理?不過就是嫁接與堆砌而已。然後透過光怪陸離似是而非的描述讓人忽略其中的粗疏與模糊,甚至是不合理。

這樣的把戲沒有什麼奧秘可言不過就是忽悠一下這個世界沒見過這種情況的土著罷了。

也因此,這樣的講述方式,一回可以,兩回可以,三回五回或許也可以,但是再講吓去,終究是會有穿幫的那一天的。

不過方天本來也沒有打算把這個故事講長,至多三回五回,就收尾!

不過儘管如此,他的故事也並非全然編造而是以他認為的“合理的”框架為基礎的。

那時的方天,雖然是一個魔法師,但已經是一個初步洞徹了九級道路和魔法修煉之奧的魔法師。他發現了意識這個東西在魔法修煉中的巨大推動作用。那麼,同是作為修煉者,意識對於武者,有沒有作用呢?

方天不知道。

但他以一種“應該是有用的”這樣的一個二選一的前提,構建了關於武者的修煉考驗。

如果這個前提判斷錯了,那他的故事就完完全全地是在胡扯。反之,如果這個前提判斷對了,那麼故事雖是出於虛構,但是,依然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而這個參考價值的大小取決於方天忖修煉意識認識的深淺。考慮到其對方天對魔法修煉的認識客觀地說,還是具備一定的含金量的。

卡巴斯基歷經了風、水、火的考驗。

第一個幻境,卡巴斯基踏入了無盡狂風之中,被吹得找不著背。

這是方天直入正題,提出了意識的“根”的概念。

前世的時候,還是那個叫做鄭板橋的讀書人他的一首題名為《竹石》的詩是這樣寫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從某種意義來說,這首詩,就是鄭板橋的根。也正是這首詩,這首詩中的認識,幫他確立了一代書畫大家的地位。

有根,才能不論身處順逆與窮達,都安然如一地汲取所需要的養分,壯大自身。也只有源源不斷地汲取養分,壯大自身,這樣才能形成基礎。先有根源,再有基礎,這就是所謂的根基。

有根基,才能風吹雨打,不動如山。也即是某位B0SS說的“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世間萬事,各行各業,更不論修煉者與非修煉者,若yù窺其未來成就最高能到哪一步,只看其當下是否有根基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