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欣喜若狂,再
也不去找尋別物了。
袁承志開啟鐵盒,取出真本《金蛇秘笈》放在桌上。翻
開閱讀,前面是些練功秘訣以及打暗器的心法,與他師父及
木桑道人所授大同小異,約略看去,秘笈中所載,頗有不及
自己所學的,但手法之陰毒狠辣,卻遠有過之。心想,這次
險些中了敵人的卑鄙詭計,日後在江湖上行走,難保不再遇
到陰惡的對手,這些人的手法自己雖然不屑使用,但知己知
彼,為了克敵護身,卻不可不知,於是對秘笈中所述心法細
加參研。
一路讀將下去,不由得額頭冷汗涔涔而下,世上原來竟
有這種種害人的毒法,當真是匪夷所思,相較之下,張春九
和那禿子用悶藥迷人,可說是毫不足道了。
讀到第三日上,見秘笈所載武功已與自己過去所學全然
不同,不但與華山派武功無絲毫共通之處,而且從來不曾聽
師父說起過,那也並非僅是別有蹊徑而已,直是異想天開,往
往與武學要旨背道而馳,卻也自具克敵制勝之妙。他一藝通
百藝通,武學上既已有頗深造詣,再學旁門自是一點即會。秘
笈中所載武功奇想怪著,紛至疊來,一學之下,再也不能自
休,當下不由自主的照著秘笈一路練將下去。
練到二十餘日後卻遇上了難關,秘笈中要法關竅,記載
詳明,但根基所在的姿勢卻無圖形,訣要甚是簡略,不知招
式,只得略過不練。
再翻下去是一套“金蛇劍法”,心想:此劍法以“金蛇”
為名,金蛇郎君定是十分重視,必有獨到之處。照式練去,初
時還不覺甚麼,到後來轉折起伏,刺打劈削之間,甚是不顧,
有些招式更是絕無用處,連試幾次總感不對,突然想起,金
蛇郎君埋骨的洞中壁上有許多圖形,莫非與此有關?
一想到這事,再也忍耐不住,招了啞巴,帶了繩索火把,
又去洞中。這時他身材已經高大,幸而當年曾將洞口拆大,於
是鑽進洞內,舉起火把往壁上照去,對圖形一加琢磨,果是
秘笈中要訣的圖解。他心下大喜,照圖試練,暗暗默記,花
了幾個時辰,將圖形盡數記熟了,在金蛇郎君墓前又拜了兩
拜,謝他遺書教授武功。
正要走出,一瞥間見到洞壁上的那個劍柄,當日年幼力
弱,未能拔出,此時緊緊握住劍柄,潛運內力,嗤的一聲響,
拔了出來,劍柄下果然連有劍身。
突然之間,全身涼颼颼地只感寒氣逼人,只見那劍形狀
甚是奇特,與先前所見的金蛇錐依稀相似,整柄劍就如是一
條蛇盤曲而成,蛇尾勾成劍柄,蛇頭則是劍尖,蛇舌伸出分
叉,是以劍尖竟有兩叉。那劍金光燦爛,握在手中甚是沉重,
看來竟是黃金混和了其他五金所鑄,劍身上一道血痕,發出
碧油油的暗光,極是詭異。
觀看良久,心中隱生懼意,尋思金蛇郎君武功如此高強,
當年手持此劍橫行江湖,劍刃不知已飲了多少人血。這一道
碧綠的血痕,不知是何人身上的鮮血所化?是仁人義士,還
是大奸大惡?又還是千百人的頸血所凝聚?
持劍微一舞動,登時明白了“金蛇劍法”的怪異之處,原
來劍尖兩叉既可攢刺,亦可勾鎖敵人兵刃,倒拖斜戳,皆可
傷敵,比之尋常長劍增添了不少用法,先前覺得“金蛇劍
法”中頗多招式甚不可解,原來用在這柄特異的金蛇劍上,盡
成厲害招術。
舞到酣處,無意中一劍削向洞壁,一塊岩石應手而落,這
金蛇劍竟是鋒銳絕倫。他又驚又喜,轉念又想:“金蛇郎君並
未留言贈我此劍,我見此寶劍,便欲據為己有,未免貪心,還
是讓它在此伴著舊主吧。”提起劍來,奮力向石壁上插了下去。
這一插使盡了全力,劍雖鋒銳,但劍身終究尚有尺許露在石
外,未能及柄而止。劍刃微微搖晃,劍上碧綠的血痕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