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代武學宗師。晚年他隱居在武當山的山林中,不再露面,傳說他後來得道成仙后便四處雲遊,行蹤飄忽不定,遊處無定。

這武當山原來叫太和山,傳說是真武大帝修煉的地方,相傳黃帝時期,玄武帝托胎於淨樂國善勝皇后,從母親的右肋生下,長大後高而威猛,但這位王子不願意繼承王位,於是入武當山修道煉丹,四十二年後功成,奉玉帝之命鎮守北方,被尊為玄天上帝,玉帝則封他為“玄天真武上帝”。到了唐代貞觀年間,均州太守姚簡在此山為老百姓祈禱降雨,見五條龍從天而降,即在此修建五龍祠,道教也在此地開始傳教佈道,並得到朝廷的支援,大規模地修建了許多道觀,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以“非真武不足以當之”為號,從此這太和山就稱為武當山了,並創立了武當拳。後來經過宋元兩代的戰亂,道觀被毀,眾道士四處流散,武當拳也開始流入了民間。明朝開國後,天下太平,張三丰便在此山開山立派,廣收門徒,不到兩百年,竟形成了當今江湖中十大門派中僅次於少林派的第二大門派。

楊聰和簡長老辭別了苗家寨的眾人,兩人一路向武當山進發,行了三四個時辰,武當山便遙遙在望了。這武當山共有大大小小七十二座山峰,素有“七十二峰朝金頂”之說法,山峰拔地刺天,直聳雲霄,其中以天柱峰最高,這天柱峰即稱為金頂,海拔高1612米,如鶴立雞群一般,又如一把鋒利的利劍直刺雲霄,因此又有“一柱擎天”之美稱,其它山峰微微向天柱峰傾斜,好像俯首朝拜天柱峰一般,故有“七十二峰朝金頂”之說法。

武當山群峰均峰高雲密,大有“氣吞秦華銀河近”之氣勢,群山之中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幾十處道觀,其中以太和、南巖、紫霄、五龍、遇真、玉虛、六宮、復真八大宮觀和天柱峰頂端上的金頂大殿最著名。武當山上共建有二觀、八宮、十祠、三十二庵等建築,佔地面積達160多平方米,共有大小殿宇兩萬餘間,多數是明成祖時下令修建的。傳說明成祖朱棣舉兵奪皇位之時,曾經夢中得到真武大帝的扶佐,因為武當山上供奉著真武帝君,後來明成祖登基後,先後徵發了30萬軍夫在武當山上大興土木,規模宏大,當時是“五里一庵十里一宮,丹牆翠瓦望玲瓏”,道觀延綿數十里。

楊聰和簡長老兩人遠遠望去,只見山上綠樹掩映到處是紅牆綠瓦,簷角飛揚,楊聰和簡長老要去的地方是紫霄殿。這紫霄殿位於武當山的展旗峰,是武當派歷代掌門人居住的地方,宮殿鱗次櫛比,殿內供奉著真武大帝及金童玉女和水、火二將,以及玉皇大帝、靈官諸位神仙,紫霄殿的殿堂樓宇依山而建,層層樓閣重疊而上,均是翠瓦丹牆,坐落在高臺之上,顯得氣派雄偉,巍峨壯觀。殿前平臺寬闊,雕欄重繞,楊聰與簡長老到了武當山腳下,投遞了帖子,便有一個道士引著兩人一路向紫霄殿而去。上山的路上不遠處便有幾道士持劍把守,兩人隨那道士行了半個時辰,便遠遠望見了那紫霄殿。只見那紫霄殿面朝南,共由五間宮殿組成,均是重簷歇山屋頂,簷角起翹,出簷深遠,額枋、斗拱、天花遍施彩畫,藻井浮雕二龍戲珠,形態生動,栩栩如生,整個裝飾氣派豪華,飛金流碧,富麗輝煌。而紫霄殿四周山壑雄奇秀美,浮蒼疊翠,環境幽雅。

那道士引兩人到了大殿後,便由一個青衣小童子引兩人入了大殿裡,楊聰只見大殿裡的真武大帝塑像神態安詳,莊嚴肅穆,旁邊的諸位神仙或垂拱端坐,或勇武莊嚴。在神像面前,一位鶴髮童顏的老道士端坐在塑像前打坐,那老道士雙目垂閉,形如青松,貌似古月,鬚髮蒼白如雪,臉色紅潤如童,鶴髮童顏,頭簪白玉如意,頭頂上梳著三個髻子,高高聳立,那老道士身穿紫色的八卦道袍,手持一把拂塵,神態安詳,大約有七十多歲年紀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武當機緣(二)

那小道童朝那老道士稽首道:“稟告掌門,丐幫的簡長老求見。”楊聰聽了,知道這老道士就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武當派掌門青松道長。只見那青松道長微微睜開了眼睛,朝兩人打量了一眼,楊聰見這青松道長雙目炯炯有神,眼神之中含有一股威嚴,但那股威嚴只是在他的眼神裡瞬間即過。只見他朝簡長老笑道:“貴客光臨,有失遠迎,罪過!罪過!簡長老快請坐!快請坐!”簡長老上前朝他行了禮後才敢坐下,楊聰也跟著行了禮,那青松道長只是朝楊聰點了點頭,示意兩人坐下,那童子便送上了清茶。

青松道長朝簡長老問道:“貴幫幫主身體可好?”簡長老朝他抱拳行禮道:“託道長的洪福,段幫主他老人家身體安康。”說著他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