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富人,我會和孩子經常經歷一下赤貧;如果我是窮人,我就要和孩子儘可能地偶爾奢侈一下,讓孩子懂得人不是為受苦而生的。吃苦和享受都是人生的必需,沒有享受,人生就少了應有的愜意;不能吃苦,人生髮展就會受到阻礙。瞭解了生活的全貌,才能懂得人生的滋味。
現在的孩子大多不缺少享受卻很嬌弱,尤為缺乏吃苦的精神。很多父母看到了這一點併為孩子擔心,便有了鍛鍊孩子的需求。於是社會上冠以“魔鬼訓練營”“行走訓練營”“挑戰營”的各種活動一下子熱了起來,然而喧囂之下,實際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因為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並非這麼簡單,而是有學問、有規律的。
日本有一項經常性的比賽,內容是要求6歲的兒童自己去10公里外的一個親戚家。母親則化妝成一個陌生人看著這個孩子如何找行人指路,如何幹渴難耐,如何疲憊不堪。悄悄跟隨的母親每每心疼地流下淚來,但絕不會幫孩子一把。其實,很多西方國家都像日本一樣從很早就注重對孩子獨立克服困難、忍受痛苦的訓練。這顯然是明智的,因為從某種角度來講,人生的確“困難”重重。事實上,不吃苦是不可能的,只不過有“被動”吃苦和“主動”吃苦之分,“被動”吃苦只能因為不願意受苦而更苦,“主動”吃苦則是一種更積極的生活態度。
所謂“苦”,除了身體上的疲勞、物質上的貧困,還有精神上的壓抑,比如說不願意做、不喜歡做但是不得不做,不習慣但是不得不去習慣等。孩子要獲得好成績或者其他任何方面的進步,就必須勤奮耐勞,忍受辛苦;遇到困難就得克服軟弱和退縮,就得花費心思和時間;遇到挫折,不能怨天尤人或者貶低自己,想贏敢贏的同時也要輸得起,認識到失利和差距都是暫時的,是可以改變的。
吃苦教育有三重境界。其一是“捱苦”,其二是“適應”,其三是“超越”。
“捱苦”是最低的境界,就是成人強行安排孩子受苦,孩子極不願意,又沒有辦法,只好“捱”,直到成人的安排結束。這種情況,不僅無益而且有害。記得我們小時候,父母也有意鍛鍊我們的吃苦精神,方法是增加勞動強度和延長勞動時間。但是,那樣的教育是失敗的,讓我們產生的是對勞作的厭惡和懼怕,不僅沒有增長相反減小了對痛苦的忍受能力。
“適應”是一種更高的境界。經過訓練,孩子的承受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強,訓練結束後,再遇到一般的“苦”就不怕了。但是,“適應”只是增加了人的承受力,並不能減少孩子的惰性,增強孩子的意志。一位曾經是北京市皮划艇隊運動員的朋友告訴我:以前訓練太苦了,可以說挑戰了人身體的極限,所以現在碰到熬夜加班等或苦或累的事情,都受得了。但自己的惰性並沒有受到抑制,另外自己的進取性和自制力也沒有比接受訓練以前有所增長。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吃苦(2)
“超越”才是最高的境界,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對此,我有過兩次深切的體會。其一是2004年正月初八騎腳踏車200多公里到河北大學;其二是2006年元宵節繞北京二環步行一週。兩次都是獨自進行,行前內心都有較大寫作壓力,都有明確的自我激勵的願望。整個過程中,雖然飽嘗筋疲力盡的滋味,但是心裡一點都不苦,相反越苦越有成就感,還想再苦一點,到了目的地後還想再走一段。
要做到第三種境界,關鍵是要避免讓孩子感覺你只是為了教育他而這樣做。要旨在於不把“苦”簡單地強加給孩子,而是引導孩子對於痛苦、困難和挫折有一個恰當的認識,激發孩子的鬥志和上進心。當他想要獲得那種鍛鍊帶來的堅強和成熟時,他就會對吃苦的鍛鍊充滿嚮往,攔都攔不住。
具體來講,有三個建議:
1。 對孩子合理地說“不”。就是說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和期望,我們要給予拒絕和否定,而不是遷就。父母愛護孩子的本能非常強大,往往無形中就遷就了孩子,這樣做的直接壞處就是:孩子在家裡適應了別人遷就他的模式,走出家門,面對非遷就模式無法適應。
2。 隨機自然地鍛鍊孩子。生活本身並不缺乏挫折,自我期許沒有實現、自我的矛盾和迷茫、學習困難、考試失利、新環境適應不良、友情的疏遠或破裂等,其實都是一種挫折。每一次挫折都是孩子調整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機會。
3。 典型問題專門解決。孩子在某方面有具體的欠缺,比如嬌氣、浪費等,可以專門為孩子安排相應的情境體驗,比如去偏遠農村或是和貧困家庭的孩子做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