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忖片刻,覺得還得從這兩句話上找突破,就對譚盈說:“你仔細跟我解釋一下這兩句話,比如說菩提是什麼?明鏡是什麼?什麼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譚盈倒是耐心,解釋道:“菩提指的覺智,也就是貫通佛法的道,樹指的是菩提樹,佛祖釋迦摩尼在此樹下證得菩提大道成佛。這第一句話的意思是,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若有樹,那菩提就變成物,而有所執著。菩提本來什麼也沒有,你說你覺悟了,但覺悟是個什麼樣子?是青色?黃色?紅色?白色?你且說個樣子出來,看看它是無形無相的。明鏡亦非臺也是類似的意思。這個明鏡是明淨之鏡的縮寫。此鏡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鏡。照真故是淨。照俗故是明。明故則像亮假顯。淨故瑕盡真顯。鏡故體圓中顯。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淨鏡。而臺指的則實物之鏡。意思就是你說心如明鏡臺,其實根本沒有個臺,若有個臺則又有所執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臺呢?這首偈頌主要是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沒有一切執著,也就是佛所說的意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個地方就教人沒有執著,你執著它做什麼?你執著它將來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時又執著些什麼?”
還不如不解釋呢,解釋完我聽得更是發懵了,但做為一個隨隨便便就能拯救世界的男人,咱不能露怯,就試探著說:“你的意思是說,這句是勸人不要執著死心眼是嗎?”
“是勸人不要執著於皮相。”譚盈表情很神聖,一副下一刻就要合什念聲佛號然後出個家神馬的表情,“不要把菩提執著認為是一顆樹,也不要把明鏡執著認為是一面鏡,所謂……”
“等會兒!”聽他說到這裡,我不由心裡一動,打斷她的話,“你前一句說是的什麼?”
“哪一句?勸人不要執著於皮相嗎?”譚盈有些莫名其妙,“就是說道不是有形的東西,菩提不是樹,明鏡也不是真正的鏡……”
“對,就是句!明鏡不是真正的鏡!”
我突然間豁然開朗。
普慈想對我說的,應該就是這個!
明鏡不是真正的鏡!
這句話不用在佛法上,用在我們現在所處的情況中,也很適用。
因為我手頭正有一面鏡子,其實不是鏡子。
陰陽銅鑑!
看著雖然是面銅鏡,摸著也確實有些銅鏡的意思,不過它其實不是一面鏡子,而是一個資訊通道的擬態,後面聯接著一條不知通往何處我無法探知盡頭的資訊線。
而這個陰陽銅鑑正是陰陽派誕生、毀滅以及馮甜出生、馮楚帆前往那個不可知地的關鍵!(未完待續。。)
第一七一八章 使用說明
繞了一圈,又回到了陰陽銅鑑上面。
可問題就來了。
雖然知道陰陽銅鑑是找到那東西位置的關鍵,可我不知道怎麼用這玩意啊!
這服務太不到家了,至少給個使用說明不是。
等一下,或許附帶說明了也不一定,那謁子還有兩句呢。
怎麼說的來著?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趕緊再讓譚盈把這兩句解釋一下。
譚盈就說了,這句話的意軸心就是,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聽完我又迷惑了,看起來不像是使用說明,難道是我理解錯誤了?
要不說我最煩的就是這種有話不好好說,非得讓人猜謎語,有東猜西猜的工夫,我特麼沒準兒都把那東西幹掉,拯救師姐順便拯救世界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普慈搞這麼多彎彎繞,很可能不是為難我,而是為了應對那東西可能進行的干涉,要知道那東西可是能夠根據需要對人間資訊進行微調和精準打擊的,我自己就親身體驗過,幸虧資訊量大才挺下來,饒是那樣,也是輸了一局。雖然普慈被自適應沉眠者拉進面壁者當中,但我不認為他的資訊量能比我大,資訊作戰能比我強,自適應沉眠者都不敢這麼說,蓬萊仙山都要甘拜下風,普慈再強終究沒能脫離人間,想來跟我是比不了的。
我耐著性子仔細思考了好一會兒,越想越迷煳,越想越氣悶,最後實在忍不住怒吼一聲,“這特麼都什麼鬼玩意?都是哪兒跟哪兒啊!”
譚盈正色道:“這是六祖佛謁怎麼能是鬼玩意呢?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