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逕先源υ凇俺沙て凇保�段創鐧健俺墒炱凇保�閱昃�15%的速度增長才是正常的。如果在這樣一個速度平臺上持續增長10年左右,我國文化產業的綜合素質和實力將會發生一個質的飛躍,文化產業產值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由目前不到3%上升到8%左右而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趨勢之二:傳統文化產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新興文化產業將取代傳統文化產業佔主體地位

雖然我國文化產業在未來會呈加速增長態勢,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化產業內部所有產業或行業都會以同樣的速度增長。實際情況是,有的行業發展慢,有的行業發展快,內部分化不可避免。以圖書出版、報紙、電影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產業的比重將進一步下降;而以網路服務、數字出版為代表的新興文化產業將取代傳統文化產業佔主體地位。

未來十年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六大趨勢(3)

首先,傳統文化產業比重將進一步下降。長期以來,我國文化產業的內部結構一直是傳統文化產業佔支配和主體地位,尤其是在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我國傳統文化產業就遇到了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以其中最大的行業圖書出版業為例,從1995年到1999年,我國出版社的年利潤增長率分別是,,,。雖然在高位增長,但增速是逐年下滑的。近幾年,傳統文化產業部門更是顯出“滯脹”的特點,不僅與新興文化產業的高速增長有較大的差距,甚至低於國民經濟平均增長速度。資料表明,這些年我國圖書出版的增長率一直較低,平均增長率低於GDP的增長率。2000~2005年我國年均GDP增長,而出版業圖書定價總金額的年均增長率是。從規模上看,目前我國新興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已超出傳統文化行業近1倍,創造的價值已經接近傳統的幾個產業部門。行業盈利能力的變動是衡量行業興衰的最直觀指標。從行業盈利能力看,電影產業已經成為“夕陽產業”,大多數電影製片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圖書出版業積壓嚴重,已經出現信用危機;報業在2005年更是急轉直下,收入大幅下滑,出現了全行業的不景氣局面。據統計,目前我國平面媒體能實現盈利的不超過總數的20%。

其次,與傳統文化產業的疲態相比,新興文化產業增速驚人。過去,我國新興文化產業一直居於次要地位、附屬地位。但近幾年來,新興文化產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其中的兩個代表性行業數字出版和網路遊戲看:2004年底,我國網際網路出版總銷售收入達35億,年均增幅達50%,帶動相關產業增加產值約250億。IDG出爐的《中國遊戲產業市場2006~2010年分析與預測》顯示,2005年中國網路遊戲市場規模為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預計到2010年,中國網路遊戲出版市場銷售收入將達到21億美元,2006年到201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如果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要不了多少年,我國的新興文化產業將超過傳統文化產業而佔據文化產業的主體地位。

格局變化的直接原因是傳統文化產業受到了新興媒體的衝擊。這種衝擊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讀者消費偏好的變化。新興媒體由於新穎性、互動性、體驗性、便捷性、資訊量大等優點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年輕一代獲取資訊的渠道大多依靠網路等新興媒體,而報紙等傳統媒體的讀者群已經呈現出老化趨勢。有人戲稱,“如果誰還在看報紙,就說明他已步入中年”。美國學者菲利普?邁爾在《正在消失的報紙:在資訊時代拯救記者》一書中甚至斷言:2040年4月,最後一位讀者在讀完最後一份報紙後將其丟棄。二是新興媒體分流了報紙固有的廣告市場。新興媒體是傳統媒體的替代品,而且是比傳統媒體優異得多的替代品,它的崛起有一定的必然性。

深層原因則是體制原因。傳統文化產業的管理體制是計劃經濟下的產物,體制比較僵化,機制不活,市場競爭力弱;過分強調文化發展的意識形態功能,監管過嚴,限制太多;政府與文化單位的關係不順,管辦不分、以辦代管以及政企、政事不分;國有文化單位實行“事業單位,企業管理”,結果事業不是事業,企業不是企業,產權單一,公司治理結構落後,包袱沉重。這種體制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束縛了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則是市場競爭的產物,受傳統體制束縛小,機制靈活,自主經營,適應性強,富有競爭力。

未來十年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六大趨勢(4)

當然,傳統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