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士。儘管後世的司馬光先生對孟嘗君,實際也是對所有養士者有過這樣尖刻但深中肯綮的批評,“不恤智愚,不擇臧否,盜其君之祿,以立私黨,張虛譽,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烏足尚哉!”但,花國家的錢,培育自己的死黨,生時揚善,死後報仇,功在當代,利及身後,秦國又如此強大,我為什麼也不行動起來呢?
心動不如行動。那就騰出後院,廣造客舍,準備好大魚大肉,當然還得有車,別讓馮諼那樣的人一天到晚老是站在窗下,如怨如訴地彈唱“歸來吧,食無魚”、“歸來吧,食無車”。這歌唱出去,是讓主人丟面子的。
一番密集的鑼鼓套後,作出虛心納賢,廣招智慧樣子的呂不韋出場了。他恭立在呂府門口,邊向不遠萬里、來到秦國的四海賓客伸出熱情的右手,邊用左手往裡殷勤地請。一時竟也人聲鼎沸,百輛盈門。呂丞相很快組建了編制為3000人的龐大門客隊伍。而在這嘈切的3000人隊伍中,有一個從河南上蔡趕來闖世界的青年,他叫李斯。
養士這個舉止,本身就是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照搬而來的,所以讓這3000人乾點什麼呢?當然是仍走模仿之路。
此時,在遙遠的齊國國都臨淄,以稷下學宮為中心,已形成了當時獨一無二的中華精神匯聚點,最高等級的文化交流中心。這裡學術思想最為深厚,一派繁榮,這裡學術交流最為暢達,百花齊放,海闊天空。擔任稷下學宮祭酒的荀況和一幫被齊王授予“客卿”、“上大夫”、“列大夫”或“稷下先生””、“稷下學士”等榮譽稱號的遊學之士,不分國度,不分門派,不論年紀老少,都給予優厚待遇。食享美味,衣著帛錦,出入車馬迎送,不賦予具體的行政職權,但他們對國事、對君王,可自由發表意見,這就是所謂的“不治而議論”、“不任職而論國事”。 由於他們“無官守,無言責”,自然形成學術釋放無忌,言路大開,各抒己見,不作違心之論,不獻阿諛奉承之辭。他們紛紛著書立說。將這裡營造得人文柄煥,錦彩霞披。著名的學者淳于髡、孟子、鄒衍、宋鈃、慎到、田駢、接子、屈原、魯仲連等,都曾經是稷下學宮的學士,而本文的另一主人公李斯,此前,就在稷下學宮的荀老師課堂裡認真聽講,偶爾也會怯怯舉手低聲說想小便。
呂不韋並不想在咸陽製造另一個學術中心,與稷下學宮抗衡,他對自己的文化含量還有著清醒打量。他只是想模仿荀況,要著書立說,揚名天下。於是,他要求門下食客人人記下自己的所聞所見,然後將這些見聞彙集編纂成八覽、六論、十二記,總計20多萬字。
闊可以裝,聰明也可以冒充,唯獨學問卻冒牌不得,文化蘊藉的前天缺失,在煞有介事充內行時,會造成對文化的淺薄誤解。所以商人出身的呂先生沾沾自喜地認為,同志們太有才了,這書寫的太好了,堪堪字字珠璣,天地萬物和自古迄今的大事小情無所不有,無所不包,就以總編輯名字命名它吧,叫《呂氏春秋》。這也告訴大家一個常識,凡是署名主編的,那書基本和他沒什麼事。
就像新浪“憑欄觀史”論壇為提高哪個帖子的點選量,就要把它置頂,加精什麼的。為了加大宣傳力度,呂先生將這部書稿擺放在了咸陽城門口,還別出心裁地在上面懸掛千金,並大言不慚地嚮往來之人說,若有能增減書中一個字的人,就賞他千金。天下無不可改之文字,世上無不可刪之文章,沒讀過幾本書,更沒當過編輯的呂相國,實在不懂這個道理。
需要注意的是,呂先生的本意並不是要出本書,像今天的企業界或娛樂界名人,一紅光滿面地紅火或耀眼起來,就要客串作家。呂先生編這本書的出發點,是他政治表演範疇內的一個節目,是玩票政治的一種手段。
行不得呀,哥哥。玩什麼也不能玩政治!?
李國文先生似乎就有過這樣的看法。作為一種客串式的遊戲,在中國自古就不乏玩票的人。但通行的遊戲規則是,一個政治家玩票藝術,可以隨心所欲地玩,不管他書法揮得如同蝦爬蟹行,歌唱的如同毛驢發情,文章寫的直逼一文盲,但卻會贏得喝彩一片,掌聲雷動,原因是政治在背後撐腰。反過來,一個藝術家或商人玩票政治,結局就總不大妙,不是身敗名裂,就是傾家蕩產。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飲鴆而亡(1)
魏公子無忌帶領多國部隊對秦一役的絕對性勝利,表面上擊敗的是大將蒙驁,更深層次上擊潰的是秦莊襄王子楚。數十年間所向披靡的秦國戰車,百戰不殆的秦鐵甲部隊,怎麼忽然到我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