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沒有缺點,但不能因此饒恕自己的缺點錯誤過失。別人的一切過錯都可以饒恕。斗轉星移,時過境遷,甚至仇敵、敵人都可以諒解、原諒、饒恕,人間還有什麼過錯不可以饒恕。但惟一不可以饒恕的是自己。人要甘願承受自己選擇的一切後果,並從中獲得教益。饒恕人之過失,成全人之幸福。
心不變,是否會導致僵化、降低人對外界的適應性?心不變並不是說,心趨向於內向、閉鎖、沉寂,喪失了激情和活力,而是外向、開放、充滿生機活力的狀態,是一種什麼都可捨棄奉獻的“心”。
所謂樂與苦,皆由心變心來。外變心不變,體現命運由自己掌握,依靠自己去領會。由自己身邊人身邊事悟開去,直至萬事萬物,悟無止境。人要以悟為樂、以愛為樂。惟有用心去感悟,隨時隨地都有感知感悟,隨時隨地都有那種感悟帶來的愉悅。(未完待續)
第三一六章 樂性之門大開
吳為繼續悟到,業只是媒介,介質,心性才是樂業之本,心喜則見啥喜啥,心煩則見啥煩啥,心惡則見啥惡啥。心性決定心態。心性決定心意。修心養性,心性成自然,則樂心生樂,苦心生苦,善心生善意,噁心生惡意、愛心生愛意。業有業道,心有心道。心道乃為道之本,悟道的極致在悟己悟心。
隔行如隔山,隔山卻不隔心。人與人之間心性相通。人間事理相隔,人心卻可以彼此打動感動。吳為所講的樂業,沒有打動一些人的心,責人慧根淺發心不良,又由怨人轉回責己,求自我完善提升之道。
有了一番精神遊歷過程的吳為,此刻再回思自己過去所悟為道為人的雙為,使樂性之門大開。悟道為道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是樂性之本,人生沒有成功,何來樂趣,幹一件敗一件,失敗的積累,連成功的希望都沒有,樂性自然受到摧殘泯滅。悟道為道之樂乃樂性之本、樂趣之源。以吳為的親身體悟,僅有悟道為道之樂又失之單純,在學校只顧讀書不及其他,人稱只專不紅,上班了一心悟道閒事不操萬事不管,事業雖然成功了,卻被人當成書呆子,死性,官話叫有才無德。他自己雖然領略體驗到悟道為道的樂趣,卻也品嚐到人世孤獨的苦惱。為道為人的確在心性上相剋相斥。悟道為道需要靜心,心靜智慧自然出,為人卻需要對別人的困難上心牽掛熱心相助,從靜心為道悟道者感覺,會鬧心煩心。有同事稱他樂業鼻祖,樂業也的確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卻對家務不上心。難怪宋柔時常氣道,還給人家講樂業呢,得先讓老婆孩子高興。說他這樣的人就應該別娶老婆生孩子,也好一心去樂業。吳為的心路歷程曾經親身體驗過兩者的相斥。加之太過執著於悟道為道,所謂悟道為道就是專心講好課寫好文章,其他一概不問不為,同事鄰舍有什麼難處也一概冷漠相向,如同堅冰阻隔,透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看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過去自己只感到執著為道的可貴,別人也以為是難能可貴。這種可貴並沒有使自己的心靈免受堅冰的侵襲傷害,原來在執著為道之外,還有更加可貴的東西被自己視若不見。聯想到過去也曾經在內心深處萌發過多次的對人的心願心念,只是稍縱即逝,沒有定位固定下來,處於飄忽不定的遊移狀態。一向以為人情往來是庸俗的,耽誤正事,繁瑣主義,時常想象到人心的醜陋險惡,正是對人的這種想法念頭。漸漸地在人我之間豎立起一堵牆,這堵牆在自己感受到孤弱無阻時變成的堅冰,加深了孤弱無助的痛感。正是這樣的痛感。使他的心靈深處悄然生長孕育積累著一些嶄新的精神元素,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神能量,如同給自己植入了精神疫苗,不但療治了體驗過的巨大傷痛,恰似無形的鎧甲,也使心靈獲得了精神免疫功能,免受各種毒素的侵襲傷害。他發心既要為道又要為人,要在人際交往人情往來方向採取熱情應對的態度,營造一種友善相處為道為人的雙為氛圍。又應時熱心家務。以還願般的願力做起家務,再看著賞心悅目的妻子。他叫這是最好的美育。很快使他體驗到為人的快樂,由單純的悟道為道之樂變成既為道也為人的雙樂。既體驗到悟道為道之樂,又能體驗到為人之樂,兩樂相得益彰,互補互益,也使他心力大增,伴隨著職位轉換、業力延展,真正進入到從我樂我業到人我同樂、人人樂業境界。
吳為看到周圍有些人,職業生命景觀呈現大起大落,人生得意多則3—5年,少則1—2年,感嘆風光如此短暫。他回顧自己過去的人生道路,吃盡了苦頭,感受到為道為人的重要性,這為他看己看人看社會樹立了一個新的座標,便於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防止出現重大偏差。他看到有的人偏重為道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