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整個大明用上鐵犁的農戶只有三分之一。絕大多數的農戶,還在用木犁、石犁等等工具在耕作。這裡面,一方面是因為鐵犁價格貴,另外一方面是鋼鐵產量低讓很多農戶用不上鐵犁。如果鐵產量規模大增,不但能夠滿足農戶的用鐵需求,而且還能透過規模生產,降低鐵的售價。
鐵產量遠遠不夠,鋼產量就更悲催了!
崇禎年間全國一年的鋼產量也不到5000噸。並且,鋼和鐵之間的差價是20倍!而在後世。鋼和鐵之間的差價是很微不足道的。因為,在後世鋼廠製造出來的鋼鐵成本差異不大。一般情況下都直接煉成鋼。
而在17世紀,鋼和鐵之間,地位的天差地遠。冶鐵容易,鍊鋼則需要耗費比冶煉十倍以上的人力物力。
明朝鍊鋼主要是——灌鋼、百鍊鋼等等工藝。這兩種鍊鋼技術,在南北朝時期已經出現,一直到明朝還在使用。
“灌鋼法”的工藝主要是把熟鐵條盤成盤,生鐵塊塞到中間,然後泥封起來入爐燒煉,出來後砸掉泥封。從工藝本身而言。“灌鋼法”是一大創舉。但是,實際上“灌鋼法”製造出來的鋼雜質較多,鋼質量不甚理想。
雜質少的鍊鋼技術是“百鍊鋼”,宋朝《夢溪筆談》關於“百鍊鋼”的記載:“予出使至磁州,鍛坊觀鍊鐵,方識真鋼。凡鐵之有鋼者,如面中有筋。濯盡柔面,則麵筋乃見,鍊鋼亦然。但取精鐵鍛之百餘火,每鍛稱之。一鍛一輕,至累鍛而斤兩不減,則純鋼也,雖百鍊,不耗矣。此乃鐵之精純者,其色清明,磨瑩之,則黯然青且黑,與常鐵迥異。亦有煉之至盡而全無鋼者,皆系地之所產。”
這裡面,講述鐵匠透過不斷的鍛打,將鐵中雜質給去除,製造“百鍊鋼”的過程。這個過程,不但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也低的令人髮指。更令人髮指是的“百鍊鋼”這種低碳鋼,被迷信為“真鋼”,甚至上升了鐵匠們信仰的程度,嚴重影響了中國古代鋼鐵工藝的發展。
肖圖白需要的是——雜質少、質量高,並且還能夠批次生產的鍊鋼工藝。
其實也就是肖圖白令人將“坩堝鍊鋼法”提前攻關研究出來。歷史上,“坩堝法”是英國人洪茲曼於1742年發明,“坩堝鍊鋼法”是人類歷史上,首個能夠批次生產工具鋼的創新改革。後世一直到“電爐鍊鋼”出現了,才取代了“坩堝鍊鋼法”的地位。
“坩堝鍊鋼法”這種技術不外乎是將滲碳鐵料切成小塊置於封閉的黏土坩堝中,在坩堝外面加熱,鐵料繼續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為高碳鋼水,澆鑄成小錠後鍛打成所需的形狀。鋼在坩堝中熔化時,石墨碳還能起還原劑作用,發生了還原反應,各種雜質也在此過程中上浮去除。
這種“坩堝法”之所以能夠輕易練出鋼,原因也是鐵水與燃料被隔開了,避免了燃料中大量的雜質滲透到鐵水中。鍊鋼過程中,鋼水很多雜質上浮,可以用鐵棒之類的工具,及時將雜質給撈走。因此,“坩堝法”能練出雜質少的高碳鋼。
“坩堝法”對於17世紀,應該是一種非常理想的鍊鋼工藝,既解決了鋼的質量問題,也能夠解決鋼的產量問題。
在質量上,“坩堝法”可以直接練出高碳鋼,效能超過“百鍊鋼”。在產量上,“坩堝法”也不遜色“灌鋼法”。
而且,“坩堝法”煉出來的高碳鋼,用以打造兵器的話,屬於農業時代的神兵利器。一直到工業革命爆發後,鋼合金技術越來越發達,才能夠製造出更鋒利和堅固的武器。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技術上的問題解決後,便由國資委投資了30萬兩,成立一家名叫做“天津鋼鐵集團公司”的鋼鐵聯合體。這座鋼鐵公司坐落於鹹水沽,擁有1200多名鋼鐵工匠,修建一座日產25噸鐵水的鍊鐵高爐,以及100多個鍊鋼坩堝爐形成一天之內可以鍊鋼05噸的產能。
高爐鍊鐵,採用大明王朝非常成熟的技術,並不具備什麼創新含量,也不能賺取暴利。但是,“坩堝鍊鋼”就厲害了,可以透過設定坩堝的形狀,直接生產工具鋼、兵器的毛坯,之後稍微令工匠深加工一番,就能夠批次生產的鋼製的工具和兵器。
簡單說,“坩堝鍊鋼”既是產量大,又是利潤極其豐厚的專案。單論以此法制造冷武器而言,就是一塊利潤極其豐厚的市場。
明朝時期從日本大量進口的倭刀,採用的既是百鍊鋼工藝。日本一名職業的刀匠,打造一把質量合格的倭刀少則兩三個月,多則數年時間才能被打造出來。按照半年一把倭刀低效率計算,一名日本刀匠一年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