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的人來說,對那些極端自私、沒有一點人味、殘酷壓榨僱傭工人的資本家來說,就是一針強心劑、迷魂藥,從此徹底擺脫了那僅有的一點點虛枉懲罰而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對那些本性使然尚無法下道但又處處不得志、對自己性格痛恨不已的人來說,這種善惡標準同樣可以為他們帶來光明,重新校正他們的價值觀,在放棄從善棄惡的同時逐漸開始與時俱進去掙昧心錢、幹欺騙事、說虛假話了。

這種顛倒黑白的理論之所以能盛極一時,全賴這黑白顛倒了的現實。惡人有好報,善人有壞報,社會各行各業各個角落,道德全面大滑坡。這種現實,非常適合這樣一顆毒苗的生長。邊沁的功利主義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被人爭議不斷。給人的感覺是,功利主義就像一塊包在麵包裡的臭狗屎,擺在一個快餓瘋了的乞丐面前,不吃它,實在架不住那種香味的誘惑,吃了,又想嘔。拒絕,拒絕不了;接受,接受不下。他說的對嗎?好象是那麼回事,願意接受嗎?不願意。如果說,這個社會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的話,功利主義就是鴨片毒品,吃了渾身舒坦,但卻治不了病。相反,只能使病症日益加重。病急亂投醫,在沒有其它良藥的情況下,為了減輕痛楚,明知是毒藥也得吞下去。捱過一日算一日,哪管的了明天。

功利主義讓人詬病的不是它主張的豬的快樂,而是它對傳統道德的漠視,對良心對他人的譴責的否定。傳統道德善講求利他,這個他首先是指單個的他,如果說這個他是指大他是一個集體概念的話,那也是單個人基礎上的他的集合。利於大他利於眾人也是在利於其中每個人基礎上的利他,決不會將大他與小他對立起來。這種為了利於大他可以犧牲小他的善的主張,是經不起時間的檢驗,經不起人心的品評的。作為理論,一種形而上理論,它是圓滿的,但一走出象牙塔,離開書本,它的這個觀點就弱不禁風了。無情無義、無惡不做、背信棄義,為了利益可以出賣良心出賣尊嚴出賣一切,這種行徑,拋開道德與宗教,作為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尊嚴的人來說,如論何時何地社會發展到何種程度,都會對其痛恨,沒人會喜歡。即使是此行為的主體也一樣,在自己肆無忌憚地這麼做的同時,他也要時刻防備著別人對他也這麼做。他也喜歡誠實守信正直善良的人,而不願與跟他一樣的人來往。

傳統的道德善沒有過時,永遠也不會過時。這從每個人都無條件地絕對地喜歡誠實善良正直有良心有愛心的人這一點上就可作出明確的判斷。但真正的善卻被虛假的冒牌的善打敗了,人人都喜歡好人,但卻努力去做壞人,我們是喜歡誠實正直善良仁慈的人,但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是這樣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沒有好下場,實在是不適應社會了。

誠實就是不會撒謊,這種人在一個彼此互不熟識的環境中與一個巧舌如簧、十句話有九句話是誇大其詞的人競爭,能有好果子吃嗎?講良心,就不能騙,就不能背信棄義,就不能弄虛作假,這在互不熟悉的社會中,做生意,能掙到錢嗎?在社會中混,能吃得開嗎?能事業有成飛黃騰達嗎?誰不希望成功,出人頭地,腰纏萬貫,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要達到這種目的,靠這種誠實善良的性格是做不到了。或者更確切地說,這種人與那些巧舌如簧、弄虛作假、見風使舵、陰險狡詐之徒比起來,同樣達到這個目的,所要克服的困難要多的多,難度要大的多。識時務者為俊傑,在人口如此眾多的城市裡,在這種社會分工如此徹底金錢達到萬能的情況下,在這種做好人沒什麼好下場做壞人沒什麼惡報應的情況下,功利主義應運而生,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兒。

試想想,如果沒有這樣的環境基礎,功利主義還能引起社會的廣泛反響嗎?恐怕連一個小小的漣漪都泛不起便寂寞地死去了。倒退幾百年,在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農村經濟時代,在一個時時刻刻需要“人”的幫助而無法指望金錢的情況下,在彼此之間24小時/天 X 365天/年 X N年的全接觸下,哪一個人敢蔑視周圍之人對他們的譴責呢?地主、莊園主、手工作坊主、貴族、鄉紳等敢六親不認 忘恩負義 殘酷壓榨、無情剝削、無情無義嗎?在邊沁看重的自然制裁中,此種行徑還能為行為當事人帶來大大的好處而沒有一點壞處嗎?由他人的譴責、鄙視、怨恨、仇恨等構成的道德制裁還是輕飄飄的虛言嗎?當一個青壯年在河邊看到同村的一個老人溺水快死正喊救命時,且他認為若自己下去救有可能會危及自己生命時,他經過一番計算,覺得自己活著對社會的貢獻大於救出老人而淹死自己,就可以袖手旁觀嗎?就可以不聞不問嗎?符合了功利主義,保住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