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幸和屈辱的歷史。歐洲人頑固的歐洲中心論觀念,阻礙了歐洲的眼光,使之長期不能正視亞

洲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上的重要力量。隨著冷戰的終結,東西對抗已不復存在。歐盟從

經濟利益出發,為開拓亞洲廣闊的市場,抵銷美國在這一區域的日益擴大的影響,終於同亞

洲在一張桌子上對話協商、共圖發展了。

此時此刻,美國的寂寞可想而知。

東盟邀請中國參加亞歐會議,也表明東盟對中國這個東亞大國的高度重視。中國經濟的

持續、高速、穩定的增長,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穩定與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現實力量,同時

也是世界和亞洲和平的重要因素。

透過亞歐會議,中國與亞歐國家有機會加強交流、合作和對話。這有利於中國的改革開

放,有利於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轉變。同時,也讓美國瞭解到,強權政治與

霸權主義的市場越來越小,光顧的人也越來越小。

亞歐會議迎來建立平等夥伴關係的時代。

這對美國一心獨霸世界的夢想而言,不是一個令美國感到愉快的訊息。

如果說二戰的結束,宣告了歐洲時代的終結,那麼,冷戰的終結也就意味著亞洲時代的

來臨。

歷史的腳步不會因為美國的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的威脅與恐嚇而停頓。

4月16日,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把出版的《亞洲與太平洋地區經濟與

社會調查》,在北京向新聞界公佈。該《調查》對中國的漸進式的經濟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給

予充分肯定。對中國政府在社會服務方面的努力也表示肯定。這有力說明,中國的經濟正處

在健康、持續的發展中。

從1980年到1995年的15年中。中國完成了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任務。到2000年,

中國在人口將比1980年增長3億左右的情況下,實現人均GNP比1980年翻兩番,也就是

說,平均10年翻一番。照此情況,2005年。中國人均GNP可達1000美元,2015年達2000

美元,2025年達4000美元,2035年達8000美元,2040年達12000美元。假如今後的經濟

增長值與效益更好些,有些時期的增長速度更快些,那麼就有理由相信,人均12000美元的

指標可以提前幾年實現。西方主要發達國家達到人均10000美元用了100多年的時間,中國

用30年的時間就可以了。

這是一幅令人振奮的宏傳藍圖。

美國不願看到它的實現也就不奇怪了。

歷史給予了中華民族發展的契機。不抓住這個契機迅速發展壯大,到頭來還是要受人家

宰割。落後就要捱打,捱打之後就更落後。這是歷史的經驗。為了這個經驗,中華民族自鴉

片戰爭以來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一個沒有危機感的民族也就無力抓住發展的契機。

一部人類發展史,到處可以看見弱肉強食四個字。中華民族在自己走過的道路上,對這

四個字的理解更深刻、更獨到、更完整。

從《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到中國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鄧小平語,1979

年)的觀點,經過了130多年的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中國從來沒有比現在這樣更懂得這句話的份量了。爭取和平穩定的國際

環境,高速、健康、持續地發展經濟,到下世紀初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已經不是什

麼神話,而是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

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培育和成長,必然推動改

革開放朝向縱深發展。

起步太晚,就意味走路不能太慢。

走得過快,又容易造成欲速不達。

這就是中國道路的現實。這就要求發展速度即不能太緩慢,又要避免大起大落。

中國的經濟學家認為,在目前和今後較長一段時期內,經濟增長應保持在9%-10%為

宜。

在世界新格局的板塊上。歐、亞、美三角均衡態勢的出現,客觀上更有利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