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發展工業實力,設計出一款強大的戰列艦來是一個性質。
然後整個國家為了這個戰列艦拼命的工作、努力以及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新技術,與此同時將過時的、不適合的老舊技術淘汰,因此等到這個戰艦造成的那一天,整個國家的工業能力等於得到了一次升級。
劉軒要做的,也是這麼一件事情。
所以他根本就不等這群人回覆,直接就下達了一系列的詔令——反正朝堂中有很多他的親信,這些人肯定會牢牢記住他的每一句話然後不打折扣的去辦的,而那些不聽話的傢伙若是在這次‘變革’中不努力工作,那麼等這次變革結束之後,他們也逃不掉被淘汰的命運。
當然,劉軒不會故意的厚此薄彼,機會都是相當的,看他們自己會不會把握了。
在貨幣上已經實現了統一以及流通之後,劉軒接下來就是統一了度量衡以及計量單位。
丈和尺已經不足以滿足劉軒的要求了,他需要更加細緻的單位,因此米、厘米以及毫米直接就被他提了出來。
同時斤和公斤的分量進行了重新的界定,變成更符合劉軒習慣的標準。
劉軒倒是也不強制性的進行推廣,反正等到皇城開始建造,朝廷向各地採買各種原材料的時候,直接以新的度量單位作為標準,那麼這群想要將自己的材料賣給朝廷好賺上一筆的傢伙,就只能主動的去接受新的計量單位。
然後透過這群人,慢慢就會輻射到全國——等到新的皇宮建好,全國百姓也都適應了新的單位了。
除此之外,朝廷徵收糧食和稅收也要按照新的標準去計算,等到那時候此時最多的農民以及養殖場主也都接受了新的計量單位,這個新的標準也就徹底的普及開了。
這可比生硬的直接推行要有效的多,而且還不會引起民眾的排斥。
除了這件事,類似的法令還頒佈了不少,大多都是這方面的事情,最後劉軒雖然沒有明說,但滿朝文武都明白了一件事。
朝廷接下來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幫天子修好那座新的皇宮!
仔細算了算,其實也沒什麼,如今連豫州都已經恢復了生氣,至於剛剛收回朝廷治下的河北四州,袁紹也不是黃巾之流,就算按照原本的方法治理,只要不大量的從百姓手裡徵糧,一樣過的下去。
可如今朝廷又不缺糧食,怎麼可能會去從河北百姓手裡面搶?所以河北方面要做的事情就是將新的種植方法、新的種子傳過去以及佈置豐收陣法,就算需要朝廷輸血也只是一小部分緩解一時的困境罷了。
所以,河北方面並不會因為朝廷修建新皇宮而受到影響,而朝廷雖然增加了貨幣的發放量,但是這是因為地盤的擴大以及百姓增加以及資源儲備的提升而正常的增加,並不會直接造成貨幣體系崩潰。
起碼朝廷官方經營的幾家糧食以及肉類商鋪,依舊按照原來的標準制定價格,所以新的貨幣投放到民間,百姓連察覺都沒有察覺。
而且,隨著朝廷的信譽得到恢復,百姓對於朝廷發行的錢幣也有著足夠的信心,這就使得朝廷在經濟上邁上了新的臺階——朝廷開始可以用自己發行的貨幣採購需要的物資了,實際上這個時候貨幣才開始對朝廷擁有了價值。
散了朝,幾名重臣並沒有離開,他們還需要和天子繼續討論新皇宮的問題。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不是討論要不要修建的問題了,而是要討論怎麼修建?大致需要徵集多少工匠和民夫,同時會對朝廷接下來幾年造成什麼影響。
這些事情,劉軒並不是很在意,直接推給了工部尚書黃承彥——黃承彥今天自打上朝就是一副苦逼的模樣,到了現在依舊如此。
就算是幾名大臣討論出了幾個大致的方案:先修建主體建築,諸如朝會議政之處,天子和皇后妃子們居住的宮殿以及天子平時用來處理政務的地方;而那些諸如花園啊、校場啊、人工湖之類的以後再說。
可即便如此,黃承彥的臉色依舊不好看!不過越是討論他心中越有一種感覺:天子似乎要施行什麼大計劃?
“莫非是……要我在仙法上多做文章?”
雖然有了點頭緒,但黃承彥依舊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做,所以回家的時候依舊是一副苦瓜臉,這就導致了劉軒才吃了午飯,黃月英這丫頭就跑來了。
“你和我爹說什麼了?”
劉軒似乎早就料到她會來,所以也沒有隱瞞,直接將自己吩咐的事情都說了一遍。
“哈?”
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