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一直以為自己是積極備戰的巔峰水平,世界之上難以匹敵,而中國並沒有太多的積極備戰,所以在戰爭初期肯定能佔據優勢,日本要做的就是同甲午戰爭的情況一下,儘快擊沉中國的海軍,打掉中國的陸軍主力,逼迫中國簽署一份極端有利於日本的停戰合約,他們當然錯了,中國的備戰是看不到的科技線路和國家戰略儲備,這樣的備戰才叫更高階的水平,只需要半年時間,中國在軍工業的科技水平、雄厚的戰略儲備和國家工業實力就能將自身的軍事實力擴增四五倍的規模。
在三都澳海戰爆發之前,中國陸軍裝備的坦克及裝甲車總計1。15萬輛,其中mt22輕型坦克總計1320輛,到1940年1月,mt22輕型坦克在陸軍的裝備總量已經增加至5540輛,空軍戰機及其他飛機從9770架增加到了1。75萬架,虎鯊戰鬥轟炸機的數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300架。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對日本的反攻一旦拉開,日軍根本不可能抵擋。
日本雖然瘋狂,但也是基於對國家利益的瘋狂追求,以及內部對軍國主義的妥協和綏靖主義,不至於連最後的理智也喪失,近衛文麿重新上臺之後一直試圖進行停戰談判。
日本軍方大本營表面上是控制在皇道派的手中,背後操控一切的則是代表日本昭和天皇的載仁親王,載仁親王也決議同中國談判,但是向近衛文麿首相提出了一個基本的談判條件,即日本既不能割地,也不能給予任何資金賠償,同時不承擔任何戰爭罪責。
雖然條件苛刻,近衛文麿還是抱著極大的希望向中國派遣外務大臣進行談判,結果當然是不可能達成任何結果。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1940年1月中旬,東北國防軍展開了規模空前的漢城攻勢,拉開了帝國大反攻的序幕。
負責此次指揮作戰的正是第二集團軍軍長衛立煌,名義上則是由蔡鍔上將負責,為了這場戰役,衛立煌準備已久。
在平壤修整期間。他和黃百韜就多次到前線視察實際的情況,結合地形圖,兩人採用軍旗推演的方式進行了多次的演習測試。
第二集團軍下轄第4、14、15三個裝甲師。第35步兵師,新編第56、57步兵師,第134、第135坦克旅,第55自行炮兵師。第104自行炮兵旅,新編第180炮兵師,第153、154工程旅。第172輜重旅,第184、185新編輜重旅,八師八旅,總編制35。7萬人,其中1/4的兵力是在過去半年中從巡防軍和地方民兵編制中徵召,1/10計程車兵是戰後徵召的新兵。
這樣的兵力組成決定了第二集團軍在整個第三次中日戰爭期間都屬於陸軍的絕對主力。
經過這半年的準備,第二集團軍下屬各師旅都根據朝鮮半島的作戰地形進行了大規模的裝備更換、調整。以及專項的大規模軍事演習、訓練。
直到1939年底,第二集團軍才從平壤增援至前線,作為漢城攻勢的主力部隊負責攻堅。
原先按照中央軍部的意思是將傅作義的第一集團軍調回到平壤補防修整,就地在平壤增編新兵,補充和調整。為後續進攻日本本土的登陸戰做準備。
傅作義畢竟是傅作義,在皇帝身邊的人脈很深厚,他就透過當年的關係直接走陳嘉佑內廷總長的這條路,發了幾份電報向皇帝請戰,不看功勞看苦勞,他們第二集團軍畢竟在開城守了半年,如今要打大仗,全軍摩拳擦掌想拼榮譽,卻要將他們掉配回去休整,弟兄們不服氣,受不了啊,他這個第二集團軍的軍長也會被部下們看不起,認為是他在陸軍上層沒有地位,所以才會落得這樣的結果。
在戰爭期間,所有的作戰計劃和統籌安排都是由中央國防軍事委員會下屬的聯合作戰參謀部負責,實際的負責人是蔣方震、潘兆勤和傅良佐,漢城攻勢的具體計劃也是他們擬定提交皇帝批准。
宋彪在批准這個方案的時候,當時也沒有顧及傅作義和第二集團軍的感受,他也是老軍旅了,當然理解這樣的心情,在看了傅作義的電報之後,他一方面親自回電安撫傅作義和第二集團軍的將士們,另一方面也同蔣方震協商,最後是將這個作戰規劃做了一些調整,允許第二集團軍就地在漢城、開城駐防休整和增編,就不用抽調回平壤,張自忠的第三集團軍抽調兩個主力師上去協同作戰即可。
正好陳武的第四集團軍也抽調到了朝鮮戰場,就讓第四集團軍加快橫越半島,抵達朝鮮東部的元山地區和江原道駐防。
眾所周知,衛立煌是極其會打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