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0部分

饗卟擠賴骶��醞甲柚溝鹿�木�旅跋眨�洩�蜆首韃恢��絛���耐�氈灸詬蠼�星⑻福�雌鵠錘�M�凸�ヒ謊�ü�概釁仁谷氈窘郵茉俅偽謊怪頻木質啤�

說到底,蘇聯不想同德國開戰,而中國則完全做好了一次消滅日本海軍主力的計劃。

就在德國特使團離開中國,蘇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米哈伊爾。加里寧也親自率團訪問中國,希望同中國就《中蘇和平條約》的續約問題進行談判,前幾年的蘇聯隨著工業實力上升,一方面繼續表態要和中國保持友好,另一方面也積極向中亞滲透,真是說一套光明正大,做一套卑劣下流的典型。

在蘇聯看來,亞盟就是為了針對蘇聯而創立的,一直想要分裂亞盟,從經濟到軍事援助各種條件都願意許諾,妄圖將烏茲別克、亞塞拜然等國從亞盟分裂出來,還積極派遣蘇維埃滲透到吉爾吉斯地區,支援吉爾吉斯地方派從中國獨立。

各國都是玩陰的。

等到納粹德國在中國的支援下開始明確的準備向蘇聯發動軍事進攻,蘇聯現在才慌忙要來找中國談和平條約,又重新提起要遵守停戰時期的各種承諾的條件。

蘇聯也好,沙俄也罷,其實都是不遵守承諾的典型國家,說過的話就像是放過的屁一樣不值錢。

有趣的是蘇聯、納粹德國、法西斯日本都是一樣的特點。

因為剛和德國就此達成協議,帝國直接拒絕了同蘇聯繼續續約的談判,兩面三刀的政策固然有利於帝國的國家利益,有利於帝國聚集重兵消滅日本,但是帝國的實力足以保障國家兩面作戰。

哪怕不作戰,帝國在西部戰場堆積重兵,也足以能將蘇聯的大軍分開,讓蘇聯難以集中兵力抵禦德國的進攻,誘使德國投機主義的猖獗,誘使德國更容易的做出全面進攻蘇聯的決策。

時間還是很早的。

德國在今年之內絕對不可能做好進攻蘇聯的一切準備,帝國即便要和蘇聯簽署和平條約,也會選擇一個最佳時機狠狠敲詐蘇聯一筆,讓蘇聯狠狠的反省過去幾年的一時猖獗。

蘇聯自以為重工業實力增長的極快,就得意忘形的以為可以向中國報仇。

他們真是不理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這個道理啊。

總之,在1939年的上半年,世界的局勢已經變得無比清晰,德國將會進攻蘇聯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是德國也有可能進攻法國,或者說德國向法國復仇的這件事遲早還是會到來。

北京成了世界政治舞臺的中心,德國、蘇聯、法國、英國的特使團都陸續抵達北京。

英國更是派遣前任首相斯坦利。鮑德溫伯爵親自赴華訪問,就日益複雜的國際問題進行交換,並且就亞洲的去殖民化議題進行探討,隨著世界獨立主義和一國主義的潮流越來越高漲,英國保守黨和工黨內部都有一部分重要的政客意識到去殖民化是英國必須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在亞洲,如果因為中國支援亞洲國家獨立和自由,而和中國爆發戰爭的話,英國不僅有可能戰敗,還會因此顏面無存,徹底喪失在自由世界的領導地位。

當然,這些人中絕對沒有那麼更加保守和頑強的丘吉爾。

保守黨此時的主流意見是希望印度自治,但這一意見在黨內並不統一,反對者中最為著名的領袖就是丘吉爾,這一度也是的丘吉爾被驅逐出了保守黨的政治中心,可這也沒有關係,丘吉爾原本就是多次換黨派的人,他根本不在意是否離開保守黨,問題在於丘吉爾怎麼也不可能加入工黨,他寧可在保守黨被繼續排擠。

斯坦利。鮑德溫伯爵也有幸覲見了華皇陛下,並同華皇陛下在隆禮閣就亞洲和世界局勢問題做了長達數個小時的探討,據說華皇陛下並不是很認同保守黨的印度自治設想,因為華皇認為一個脫離了大英帝國的印度很可能會被某個極端走向另一種極端,成為亞洲的不安定因素。

於此同時,華皇也對印度自治提出了一些建議,認為英國應該將印度分解成四個國家,使之分開獨立,而不是強行的繼續糾結在一個國家之中,那隻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而他並不希望印度半島陷入戰亂,否則,那將是亞洲的災難。

雙方就緬甸自治的問題進行了一番討論。

雖然討論了自治,但是英國並沒有讓緬甸、印度這些國家獨立的任何考量,所以,英國還是要求中國和亞盟不得支援緬甸、印度等地區的叛亂武裝。

就在斯坦利。鮑德溫伯爵領團訪問中國之時,日本已做好了突襲三都澳的一切準備,而最終的作戰令也送抵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