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部分

此時的奧地利也是法西斯政黨執政的國家,比之納粹德國更像義大利,有著強烈的保守主義宗教傾向,對於這種法西斯內部的兼併,世界的反應自然是很冷淡,雖然它違背了《凡爾賽和約》,法國沒有明確的反對。中國和英美更犯不著。

對英國來說,他們更擔心中國。

同樣是在這一個月,中華帝國中央政府也宣佈在兩到三年內取消對朝鮮的託管,支援朝鮮成為獨立自由的亞洲國家。

這樣的表態引起了大韓帝國的李氏皇帝的恐慌,因為中國在過去的幾年間一直在扶持朝鮮自由黨。這個黨宣稱將會建立一個朝鮮共和國,不再承認皇帝,並將李氏皇帝無能和迂腐視作國家衰敗的主要原因。

朝鮮自由黨的大部分成員都來自於在中國留學的朝鮮籍學生,骨幹部分更是大多畢業於中央帝大,這裡面也有一部分軍事幹部畢業於的遠東軍事學院和遠東陸士。

從中國表態推動朝鮮自由獨立的幾個月前,朝鮮自由黨就已經獲得了組建北方政府的特許,他們積極將朝鮮巡防軍組編成為北方國民革命軍。

作為一名資深外交家,顧維鈞的手腕很靈活,他並不打算支援北朝鮮進攻南朝鮮,長久的戰亂對東北亞不利,對中國也不利,他只是要用這種方式牽制日本,將必然要爆發的戰爭拖延到幾年之後。

他還需要時間去改善帝國的中央財政狀況,同時在這兩年裡將中央信託公司在歐洲的資產大體沽售,隨著德國和奧地利的合併,隨著德意鋼鐵同盟的締結,他已經充分意識到一場世界戰爭必然會到來。

乘著國際經濟現階段尚處於一個較好的狀況,中央必須沽售海外資產,換取足夠的黃金和白銀儲備,將資產轉移到不會有戰爭風險的加拿大、美國和澳洲,以及南美洲國家,而不是留在歐洲這種地方。

在德奧合併之後,顧維鈞總理親自乘坐專機訪問德國,在承認納粹德國和法西斯奧地利的合併合法有效的同時,以此為交換,同阿道夫。希特勒元首達成了一系列的交易,將帝國政府和民間在德國、奧地利的投資都撤走,德國以政府名義收購這些資產。

在這一系列的交易背後,帝國進一步加大了和德**事科技領域的合作,併為德國和波蘭進行同盟談判進行協商,暗中鼓勵德國和波蘭締結反蘇同盟,而對於義大利,因為義大利同帝國的關係非常惡劣,並且涉及到了對日本的問題,帝國並不希望德國和義大利結盟,但也不反對。

在這一點上,帝國的外交工作和當時的德國駐英大使裡賓特洛甫完全相反,後者極力勸說德國吞併波蘭,而非簽訂同盟協議,而顧維鈞則在同阿道夫。希特勒的會晤中明確表態,帝國和波蘭依然有很特殊的關係,絕對不可能坐視波蘭被侵略,即便帝國不願意牽涉歐洲的事務中,如果真發生了這種危急的情況,帝國一定會聯合法國干預此事。

這樣一來,納粹德國的唯一選擇就是同波蘭締結同盟條約,並保證波蘭作為獨立政府的權利。(未完待續。)

第284章 去殖民化

假如伊藤博文還活著,看到這樣的日本會做何感想?

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日本一直執行著一種33政策,即國家財政收入佔國民經濟總量的30%,海軍軍費又佔國家財政收入的30%,這個政策在早期確實是很有效果,所以在一戰之前,中國的海軍軍費僅相當於日本海軍的一半,但到了1927年之後,日本海軍軍費已經不如中國,到了1937年,中國的海軍軍費已相當於日本的1。8倍。

1937年,中國海軍軍費預算總額為13。35億中圓,而同期的日本海軍軍費雖然相比1935年增長了近三成,依然只有7。4億中圓,即便這個數額還是日本全國上下咬緊牙根擠出來的。

簡而言之,日本是一個很短視的國家,竭澤而漁,殺雞取卵。

如果日本願意放棄他們所堅持的那種達爾文社會主義和法西斯精神,採取同中國一起和平友好發展的國策,日本何必於有今日?

今日的日本已經徹底瘋狂了,面對中國,保持了近半個世紀的海軍優勢蕩然無存,陸軍和空軍也根本不是中國的對手,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中國建造了8艘戰列艦、4艘航空母艦、14艘巡洋艦、33艘驅逐艦,而日本只建造了兩艘戰列艦和少量的巡洋艦。

日本不僅缺乏足夠的海軍預算,本國的造船工業和軍艦工業也根本撐不住同中國的競爭,在這種競爭中,日本已經徹底出於歇斯底里的狀況,而帝國忽然提出了朝鮮半島去殖民化的政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