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二太太后,春瑛先是一番見禮,接著便站在邊上聽候吩咐,二太太卓氏大方地賜了個腳踏,才問:“西府的那位姻親,范家的小姐,在京裡住了這麼久,你可聽說過她選秀後要嫁入王府的傳聞?”
春瑛有些遲疑,便點頭道:“傳聞早就有了,只是一直不見有動靜。”
“那你覺得這傳聞有幾分真?京中的王府,是不是跟范家人真有往來?”
“有氏友的。”春瑛道,“去年范小姐入京後,曾經由靖王妃娘娘引見,認識了幾家王府的王妃、世子妃和郡主等女眷,有兩家王府似乎挺喜歡范小姐,時不時接她去作客,不過婚事倒是從來沒提過,也許是提了的,只是奴婢們並不知曉。
卓氏沉默下來,春瑛試問:“太太問這個做什麼?想必范小姐是真要嫁入王府了?”
卓氏笑了笑:“她會嫁到什麼人家,我是不知道,只是昨兒她打發了人來見我,說她叔叔已經找到了房子,正在收拾,等收拾好就要搬出去了,因此我心裡疑惑,難道是因為婚事定了,才打算搬出去?”畢竟她有家有父母有親人,是不能從親戚家出嫁的。
春瑛不知如何回答,只得沉默地低了頭。卓氏再想一想,又笑了笑,便要打發春瑛回去,春瑛忙做出欲言又止的表情,她見了便問:“還有什麼話要說?”
春瑛忙站起身,低頭恭謹道:“奴婢前日收到家信,說姐夫已經為弟弟找到一個學堂,那先生學問好,又肯收下弟弟,因此奴婢心中又是高興,又是感嘆。昨兒夜裡,想到王家的見聞,奴婢便想起一件事來。”
卓氏問:“是什麼事?你弟弟能正經讀幾年書,也是好的,只是你們家的境況,倒不如學些手藝是正經。”
春瑛不去反駁,笑著應了:“太太說得是,奴婢家裡只是想著,哪怕進不了學,認幾個字總是好的,讀了書,才能懂得道理。”頓了頓,扯回正題:“奴婢見王家的小子們,大的十歲出頭,小的三四歲,都圍在街上玩耍。年長些的還好,年紀小的,幾乎像是野孩子似的,整日只知道玩,奴婢的弟弟,以前也是這麼淘氣,鄰居家的小子們更是沒幾個斯文的。進府當差前就識字的,十個裡也找不出一個來!奴婢想著……既然外頭的先生不願意收奴僕為學生,為何咱們不在府裡找一個識文斷字的人,給小子們上上課?並不是要教他們四書五經,只是念些三字經百家姓之類的,再讓他們學學算數,將來進了府,不管是在老爺、少爺們跟前侍候,還是在門上、書房、賬房裡當差,也能知道些基礎,省得再重頭調教,花費工夫。”
卓氏皺起眉頭:“這……有必要麼?門上、書房裡當差的,自然要挑識字的人,只是要調教的可不僅僅是識字而已,真要請人花時間調教,豈不是比人進府後再叫還要費事?況且咱們家裡哪裡去找這樣的先生?但凡識得幾個字的,都派了差事了。”
春瑛知道關鍵時刻來了,忙湊到卓氏跟前:“太太可記得那位周少爺?侯˙爺把他薦了過來,太太又覺得他年紀太大了,不適合做四少爺的伴讀,可他本就有些學問,不如就讓他當這個先生如何?”
卓氏眼中閃過一道精光:“說下去!”
“這位周少爺的身份,實在是尷尬,說起來他是官奴轉成的家奴,實際上仍然官奴名冊上,候爺禮遇。是候爺仁厚,可要是心人想挑剔,也是個麻煩。
只是若真要把他當奴僕使喚,憑兩家的交情,又有些失於道義。再則,他家的案子,說不定還有希望平反,將來他得了自由,若咱們府裡曾經怠慢過他,豈不是更加尷尬了/給奴僕之子做先生,雖比不得外頭正經的夫子體面,卻也是為人師表了,說出去並不丟臉。太太也是必擔心候爺會有想法。”
這個法子是春瑛花了很找時間才想出來的,但其實有利有弊。她不知道候爺與三少爺現在對周念是個什麼看法,不過有了學生,周念也可以有個精神寄託,忙碌起來,又哪裡有功夫再胡思亂想?他在後街的處境也會好很多,再有人欺負他,也有人替他出頭,又能避開二少奶奶的人。畢竟,只要他進了東府,就沒二少奶奶什麼事了。
卓氏則想到,這個法子倒是體面又幹脆,既末食言,又能將兒子和周念隔絕開,更有了藉口不讓周念去劉學士府,候爺挑不出什麼來,將來若周念出了什麼事,再找人替下他便是了。只是事情有些麻煩,族人也許還會有異議。倒要想個法子好生解決了。若做的好。自己也能得個好名聲。
怎麼想著,他便笑了:“姑娘果然時有好點子的,我這便請了徐總管和徐大娘來。咱們好生合計合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