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因此,它雖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但街道格局頗具內地城鎮規模。縣城在沅江北岸,與外界溝通的公路在南岸。我一生中後來與湘西過從甚密,第一步就是此刻踏進這裡。想看看它的景緻,莫若直接抄引沈從文的文章來得精當、傳神,沈先生對沅陵的熱愛僅次於鳳凰:
由沅陵南岸看北岸山城,房屋接瓦連椽,較高處露出雉堞,沿山圍繞,叢樹點綴其間,風光入眼,實在俗氣。由北岸向南望,則河邊小山間,竹園、樹木、廟宇、高塔、民居,彷彿各個都位置在最適當處。山後較遠處群峰羅列,如屏如障,煙雲變幻,顏色積翠堆藍。早晚相對,令人想象其中必有帝子天神,駕螭乘倪,馳驟其間。繞城長河,每年三四月春水發後,洪江油船顏色鮮明,在搖櫓歌呼中聯翩下駛。長方形大木筏,數十精壯漢子,各據筏上一角,舉橈擊水,乘流而下。就中最令人感動處,是小船半渡,遊目四矚,儼然四圍是山,山外重山,一切如畫。
(沈先生寫這段是1938年,到1971年沅陵景色基本還這樣。到改革開放後才變化大了,叫桑田滄海極其確切。九十年代初建五強溪水電站,把縣城和南岸全淹了,連清浪灘都不存在了。)
沈先生看來喜歡南岸。013基地的五一廠就在縣城南岸,老鴉溪口。後來讀沈先生的書才知道,他的寓所“芸廬”正在老鴉溪。我們在這裡勞動了半年多,連沈從文是誰都不知道。一群勞苦民工無暇雅顧,也沒得顧,那時其人正在難中,其書也正在禁中。
待續 33、新的知友們。 最好的txt下載網
33、新的知友們
33、新的知友們
常德縣的民工編成一個營,區為連,公社為排。莽莽和本大隊的知青溫豔敏一起,寄居在當地老鄉家。。那是位孤寂的苗族老媽媽,她把莽莽她們當親兒女看。自己住一間小偏屋,把正房讓給莽莽她們住。她每天吃得也簡單,比我們當民工的還簡單,十天半月才弄點好吃的,也就是魔芋豆腐之類。弄了就要端給莽莽她們。平時吃紅薯絲、包穀飯、青葉菜、幹辣椒。
我們一個工班的人住在一個工棚裡。韓公渡公社和我們是一個連的,他們一共有四個知青,加上牛鼻灘的我和徐伯閩,六個人下班之餘經常在一起。跟他們在一起,拋卻了飯菜之憂,朝暮之戀。沒有悲觀嘆息,勞動踏踏實實,工餘談笑風生。田腴也許是我們中最有才學的,一次聚會時他給我們講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別是他提到這是列寧喜歡的一篇小說。使我感到他是知青中為數不多的崇尚正面的英雄主義,而又有文化的一個。印度電影《流浪者》他也講得完美生動。饞得我恨自己生不逢時,沒看過這樣的電影。這部電影在今天還能堪稱經典,我看過幾遍也沒他記得清楚。田腴後來據說網球功夫了得,報上介紹他創造的雙拍打發獨步神州,無人能敵。居然個人懸賞萬元,孤獨求敗。那時我只領略了他的文才,看不出他會有這套武功。
那個年代風雲際匯:中國回到聯合國、基辛格秘密訪華,印巴戰爭、石油危機、廬山會議、批陳整風、三要三不要,外面的世界好不熱鬧。我們幾個知青在一起總愛議論天下事。對國事卻沒什麼議論的,因為一無所知。,那時節";身居山溝;放眼世界";,清談天下事就是我們的文化生活了。這跟我在牛鼻灘已經有很大不同。
我們中最小的是彭繼烈。他是我們學校67屆初中生,平時大大咧咧,一股對什麼也滿不在乎的青春勁。那是一個秋天的下午,我們在河邊挑沙。休息時,看到對岸縣城的一條街道冒出一股濃煙,幾分鐘後,現出了火光。很快火焰竄上了屋頂。沅陵多木板房,燒起來不得了,不到十分鐘已是火海一片。我們再也不能隔岸觀火了,大家坐船湧向對岸,紛紛趕去救火。開始是靠人挑水,端水。後來來了救火車,用龍頭衝。可是都不中用。木板房一棟連一棟,燒了半條街。唯有拆還沒燃燒的房子,造成一條隔離帶,隔絕火源不使漫延。眾人紛紛爬上屋頂,掀瓦推牆,破窗倒門。火在吞噬著一切可燃之物,人在摧垮一切未燃之物。瓦片木板磚頭伴隨著煙霧四處橫飛。搶救家產的房主們發了瘋似的搬東西。半個縣城一派戰爭景象。(上了年紀的沅陵人一定還記得那場大火。)火越燒越大,烤得人臉皮發炸。
我和彭繼烈在一起爬上了一座屋頂,那是很危險的事,又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實際上那種場面也無法指揮。我們身旁有人拿著木棒正猛掀猛砍,想把一切東西打落下地。彭繼烈在他身後全神貫注的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