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8部分

了。這只是我個人的設想,需要你們。還有千千萬萬的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讓其變成現實。我預計需要5年到8年時間。”

文平說:“書記,你畫的圈裡面,包括了易河市的幾個大企業,他們都在幾字的中間,如果要將他們搬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都是幾家什麼企業?”

“4家是國家‘一五’計劃建設的企業,分別是鋼鐵廠、玻璃廠、電機廠和電纜廠,還有一家大企業,是市裡的紡織印染廠;小一些的企業,大約在50家左右。”

午陽問:“這些企業生產都正常嗎?”

文平說:“一個電機廠是基本正常的,但是也負債累累,紡織印染廠是乾脆破產了,鋼鐵廠和玻璃廠都是部分承包給閩江和江浙人,用他們的租金交工人的養老保險。還有很多工人在他們的車間裡再就業。這些承包人可是賺了個盆盈缽滿啊。”

“老文,現在國家批一個鋼鐵企業這麼難,我們有了還租出去,真是可惜了,鋼鐵企業這麼樣利潤豐厚,我們能不能想辦法將其收回來,聘請能人來管理,多給國家創造稅收,多給工人勞動報酬。”

文平說:“書記,只要市委要收回來,肯定有一千條理由的,關鍵是能不能找到這個既能幹,又廉潔的人來管理。如果能夠找到,市政府馬上就可用要治理汙染拆遷的名義,讓其停產。市政府可以用鋼鐵廠的名義,在城市外圍建設新的鋼鐵企業。這些老的爐具早就不行了,反正拆了也沒用,就讓他們再生產一段時間,這樣也就顯得市政府做得仁至義盡了。玻璃廠也是這樣,電纜廠的產品是國家名優產品,供不應求的,只是管理不善才出現虧損,箇中緣由書記自會明白的。電機廠主要是產品老化,幾十年一貫制地生產那些電機,成本高,售價低,根本就是生產銷售越多,虧損就越多。紡織印染廠破產以前,廠區前面就有一個布疋批發市場,破產以後,這個市場倒反更加紅火了,成了中南的一個布疋集散地。據說前段時間有人要買下來建一個新市場,可是談判沒有成功。”

賀茂友說:“市場生意好,為什麼還要建新的?”

文平說:“當時建的是一個臨時市場,主要是銷售他們廠生產的賣不掉的布疋,也就是用木材、石棉瓦搭建起來的,現在生意好了,攤位越擺越多,走路都難,萬一發生了火災,根本就沒辦法逃生的。”

李雙燕說:“黎書記,小心你頭上的烏紗帽。”

午陽說:“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燒燒到解放前,冤死了去。再說了。看見一些活生生的生命化為灰燼,一輩子都良心難安吶。”

文平說:“黎書記,也不要過分擔心,以前的市長、書記肯定也知道,可他們就視而不見。不是照樣沒事嗎?”

午陽說:“人的命是不同的,也許人家命好,不發生火災,也許我的命好,可以比他們的日子過得心安理得一些。茂友,我們現在就去看看。”

李雙燕說:“我們現在沒什麼事。都過去看看,如果能夠現場解決什麼問題就最好了。順便陪黎書記吃餐飯。”

汽車走了10來分鐘,就看見公路兩邊都是農田了,又過了十幾分鍾,路邊的房屋多起來。文平他們的車就隨意停在路邊。路邊上還停著不少大貨車正在卸貨,一些板車在裝卸下來的貨。貨物都是長長的,一捆捆的,一看就知道是布了,每捆布直徑都在20厘米以上,力氣小的,可能還扛不動的。

文平走近來說:“書記,市場裡面很擠。只能進出這些板車了。”

午陽說:“我們進去看看吧。”

幾個人走進去,市場是那種建築用的鋼管和扣件搭建起來的,頂上是石棉瓦。牆也是石棉瓦,地上是水泥墩,一捆捆的布疋就擱在水泥墩上面。

驕陽照射在石棉瓦上,市場裡面就像一個巨大的蒸籠,走了沒多久,除了午陽。幾個人就都出汗了。市場裡面的狀況,並沒有達到擁擠不堪的程度。但是夏天熱、冬天冷,肯定是事實。由於裡面一頭是原來紡織印染廠的辦公樓和廠房,如果發生火災,人員沒地方跑是真的,要是火是從外面起的,就沒辦法逃生了。

鋼管、石棉瓦搭建的市場有好幾條過道,午陽帶著眾人走了幾條,跟一些經營戶和進貨的商人聊了幾句。走到一個年輕時應該長得很漂亮的女攤主前,“大姐,生意好嗎?”

“不怎麼樣,現在是淡季,拿貨的人不多,過幾天要做秋裝了,生意就會好一些了。”

“你們在這個市場經營,夏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