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皇上,是不是讓三位告病的尚書大人們出出面,解釋解釋情況?”
“解釋什麼?區區一個商賈之家,朕身為天子,居然還要因為一個商賈之家的事情,向天下百姓解釋不成?”
“皇上,可是如今民間的流言都是衝著皇上和朝廷來的呀,不然,由皇上下旨,宣那裴羽欽進宮,讓他自己來說說清楚,他們裴家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不開門做生意?”
“秦大人,這如何能成?裴羽欽雖然身兼皇商的名分,不過究竟是個商人,自古商人不上金殿,這是祖制!”
“再說,他身為御用的皇商,竟然理家理財不善,造成自家的產業淪落於他人之手,不思把產業想辦法多回去,反而消極懈怠,關門閉市,弄的如今宮內御用的物品都供應不足,內務府已經幾次三番抱怨了,這等人,還下旨召他入宮?依臣看,應當直接拿他問罪才是!”
“雲大人,本官可不認同,如今緊要的不是問罪不問罪的問題,緊要的是如何讓翡翠城恢復往日的熱鬧,如何讓百姓們安心的過生活才是正理,所謂無風不起浪,這民間的流言也斷無莫名其妙的就針對三位尚書大人的道理,既然這麼傳了,那肯定是有人在背後作祟,或者是令有緣由的。
“依老臣看,這個時候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問罪於裴羽欽了,這般一來,就反而坐實了朝廷在陷害和對付裴家的流言罪名,到時候皇家的威嚴何在?皇上的臉面何存?”
兩方大臣就是否要拿裴羽欽問罪的事情,爭論不休,東雲皇帝的臉色更是難看的沒法形容,偏偏他還有苦說不出。
因為偷偷實施這個收裴家以納國庫的點子的,就只有少數的幾個心腹大臣知道,其他的臣子是不清楚的。
而那幾個知情的大臣,從頭到尾都不敢發出半點聲音出來,因為他們比誰都知道如今皇上心中的難堪,而這幾個同僚卻還在那裡不知死活的爭論著。
他們如今心裡想的是,這個裴羽欽可真是夠狠的啊!
竟然直接利用百姓和民間的輿論,給皇上和朝廷下了個大大的陷阱,還是掉進去,除非上面有人拉,否則絕對爬不起的陷阱。
現在他們也都知道,三位尚書大人佔下了的裴家在煙波江以北的所有的商鋪,都成了燙手的山芋和一張張飢餓的嘴了。
每個鋪子就算只有三個夥計,一個掌櫃的,那這一頓六百多個鋪子,也有兩千四百號人,更何況鋪子有大有小,那些大的鋪子裡有十幾個夥計和管事的們,那些人可都是等著吃飯的嘴啊。
三位尚書大人既然暗中偷偷的成了他們的新東家,他們自然是要管新東家要飯吃,要衣穿的。
可那些佔到的鋪子裡,三位尚書後來派人清點了一下銀兩貨品,才發現貨品倒是有一些,不過銀子卻是半點都沒有的,據掌櫃們的說法,都是每日晚間關門打烊前,銀子都是有另外的管事來收齊,直接運送走的。
三位尚書既然打的旗號是收購了裴家產業的名義,自然是沒有權利去管人家盈利了的銀子都去了哪裡的道理,只能勉強清點清點貨物。
可便是這樣,其結果也夠他們沮喪的,這般一來,想不知道他們怕是中了裴羽欽的計了,也是不可能的了。
只是當時的三位尚書心裡還是有些天真,想著雖然沒有銀子到手,不過那些鋪子和貨物本身就是銀子啊,只要再轉手賣出去,不救可以換成現銀回去和黃上交差了嗎?
結果等他們想要賣貨的時候,發現所有的商號和鋪子都閉市了,他們鋪子裡的一些貨物倒是都賣空了,可是鋪子和房子就沒有人買了,而光賣貨的那些銀子,還不夠他們預計的一百分之一呢,這下可把三位尚書愁的不輕!
與此同時,流言蜚語開始滿天飛了、宮裡也開始缺衣少食了、王公貴族們更是三天裡連上四趟摺子,都要朝廷和皇上對那個膽敢嫁禍給皇上和三位尚書大人的侵吞了裴家的‘神秘商人’,給予徹底的打擊和抓捕!
以希望挽回皇家和天子,在諸多商人中的無上權威和安全感,讓他們放心大膽的重新開市。
可別人不知道,他們卻清楚的知道,那個所謂的裴家的對手‘神秘商人’不是別人,的的確確是三位尚書大人,而且他們也的確是授皇上的意思才去做的這件事情。
現在要皇上帶頭出來平息流言,那豈不是要皇上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知情的幾個大人,想想也覺得這事情頭疼的緊!
可眼前這情再這麼下去,肯定也是不行的,總歸要想辦法解決的,不然不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