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開步走,那路還能擠得下嗎?有時我們到了宿營地,前邊的部隊還未起床,我們就到路邊,或是找個場院,歇著、等著。他們就趕緊起床,給我們騰地方。

原福州軍區副參謀長李克昌,進關時是6縱16師作戰參謀。

16師是井岡山時期的老部隊,平型關大捷中的主力,向以打硬仗、打拼命仗著稱。三下江南時攻打焦家嶺,大雪沒膝,深處齊腰,敵人居高臨下,16師連攻三次未下,傷亡一大堆。一般部隊到了這當口,可能就吃不住勁,軟了下來。16師沒這脾氣,也不大講戰術,連攻7次,山坡上雪白血紅,硬是拿下了山頭。

李克昌老人講,進關時,敵機經常空襲。有防空哨,發現敵機來了,立即鳴槍,部隊就吹防空號隱蔽。16師不理這茬兒。佇列中有人負傷了,這邊包紮、搶救,那邊照樣前進。這當然是要受批評的,可就這麼牛氣、硬氣!

東北野戰軍12個步兵縱隊,每個縱隊4個師5萬多人。華北野戰部隊兩個兵團7個步兵縱隊,總計約13萬人。

東北的一個縱隊,幾乎頂得上華北的一個兵團了。

而在共產黨人的五大野戰軍210萬大軍中,四野為90多萬,又是一種什麼比例?

當東北野戰軍的縱隊師團大大超員,成為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中一道獨特的風景時,國民黨軍隊的軍師團,早已不再是內戰初始時的齊裝滿員了,許多軍只有兩萬人左右,有的只剩下萬把人了——這也算是對軍事術語中的“殘兵敗將”一詞的一解吧。

還有武器裝備的質量。

離休前為黑龍江綏化軍分割槽司令的趙斌老人,當時為4縱11師32團2營營長。老人說,進關不久,就碰上一支華北部隊。他們一個團才3挺輕機槍,我們一個營光重機槍就9挺,還有9門迫擊炮,往那兒一擺,把他們眼饞得那個樣兒呀,說,瞧人家,闖關東發大財了!

月色朦朧中,最先闖進華北平原的4縱在急行軍,“塔山英雄團”為10師前衛。前面一條河,河上一座橋,橋對面影影綽綽過來一支隊伍。“哪一部分?”對方道“4縱”,跟著也是一聲喝問:“你們是哪一部分?”說著距離就近了,看得清楚些了。

這4縱,也是華北部隊的主力。可這一刻,他們卻只有目瞪口呆、大惑不解了:這個4縱,怎麼除了卡賓槍,就是衝鋒槍,那衝鋒槍除了美國的湯姆式,就是加拿大的司登式?那服裝怎麼也怪怪的?那狗皮帽子沒什麼,一些人那帽子怎麼還連在衣服領子上,像猴子似的?這不就是美式裝備的國民黨嗎?

解放戰爭還未開打,國共雙方都在掂量對手。彼此都要算計明白的,就是國民黨有多少個美械、半美械師。因為美械裝備就意味著“先進”和“現代化”,就是“精銳”和“強大的戰鬥力”。

而今,佔國民黨軍隊大半美械裝備的精銳部隊,已經在黑土地上灰飛煙滅。除了手持肩挎的輕武器,蔣介石這個“運輸大隊長”,還為東北野戰軍裝備了一支共產黨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炮兵、裝甲兵。

2、7、12縱和特種兵縱隊,是白天從山海關進關的。城門上方寫著“歡迎大軍進關”,兩側是“東北大軍進了關”,“就像猛虎下了山”,那筆畫每個都有一人大小。老百姓那眼睛不夠用了,看隊伍,看大炮,大洋馬拖拉的山炮、野炮,十輪傑姆西牽引的105榴彈炮,還有坦克、裝甲車,還有膠皮軲轆大馬車——關裡都是花軲轆馬車、牛車。

從冷口進關的1縱1師,3年前從冷口出關時,風雪交加中,身著單衣的官兵披著被子、裹著毯子的,用包袱皮兒和破褂子包著腦袋的,路邊有塊麻袋片兒也趕緊撿來纏綁在腳上。這回進關,沿途老百姓看了,都說哪見過這麼闊氣的共產黨呀!

在西柏坡的毛澤東也說,林彪壯得很哪。

就不難理解毛澤東為什麼那麼倚重東北野戰軍,催促林彪進關了。以及平津戰役後,又把殲滅國民黨的最後一張王牌白崇禧集團的任務,也交給林彪的第四野戰軍了。

3縱是進關的先頭部隊,縱隊偵察隊又是先頭的先頭。

離休前為軍事科學院軍制部部長的鄭需凡,當時是3縱偵察科長。

偵察隊都是騎兵,馬鞍子全是牛皮的(這規格、待遇趕得上團長了),官兵人手一支手槍,一支卡賓槍,全是美式的。那馬刀上沒有“USA”,也是國貨中的精品,在多少次繳獲中選了又選的。士兵外罩美式氈絨棉猴大衣,鄭需凡穿件綠色美式風衣,裡面是土黃中略帶草綠色的東北野戰軍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