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克林頓在公開發言中說道:“我們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這些團體在肯亞和坦尚尼亞的大使館爆炸案中起關鍵性作用……毫無疑問,美國面對恐怖主義分子的威脅將保衛它的人民……今天我們已經還擊了。”

克林頓在匆忙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指出美國發動襲擊的原因是:

“這些組織過去對美國發動恐怖襲擊。”

“我們有確鑿證據表明他們計劃對我們的人民發動進一步的恐怖襲擊。”

“他們試圖取得化學武器和其他危險性武器。”

白宮發言人麥考裡表示,克林頓總統回到華府的這一天,除了透過電視,清楚的向全美民眾解釋發動攻擊的原因外,也打過電話給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英國首相布萊爾。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以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美國輿論認為,美國空襲的目的是為了反擊和報復本·拉登及其同夥。美方認定拉登與前不久發生在內羅畢和達累斯薩拉姆的兩起爆炸事件有牽連,把他在阿富汗的6處營地視為恐怖分子訓練基地。

有線電視新聞網引用華盛頓的一個未署名的訊息來源說,大使館爆炸案的首號嫌疑犯歐登的招供是一項重大突破。歐登的供詞提供了有關拉登組織反美恐怖主義襲擊的詳細情況。許多國家的情報機構調查此案,“幾乎可以認定拉登是幕後操縱者。”

另外,有報道說,美國情報機構有證據表明恐怖分子對美國駐葉門大使館的襲擊已迫在眉睫,這很可能是影響美國發動襲擊的原因之一。

美國國內輿論大多對此表示支援,但也有議員對此時發動襲擊的動機提出疑問。

其時,克林頓正被國內的性醜聞案件攪得焦頭爛額。8月17日,克林頓在向大陪審團作證後,在全國電視演說中承認與萊溫斯基確有“不當”關係,引起全美一片譁然。

因此,克林頓選擇性醜聞案鬧得正凶的時候,下令攻擊兩處恐怖分子的大本營,立刻被外界認為是要轉移輿論對緋聞案的注意力。在美國曆史上,利用外交手段或戰爭,來轉移人民對內政不滿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有少數美國人於第二天指出,該天發生的事實,與影片《搖擺狗》中的虛構情節,簡直巧合到“匪夷所思”。在1997年拍攝的這部賣座影片中,一位虛構的美國總統卷人與一名女童子軍的性醜聞中,為了分散國人的注意力,這位總統竟捏造新聞,偽稱美國對阿爾巴尼亞發動戰爭。《搖擺狗》1998年元月上映數週後,白宮即傳出克林頓與萊溫斯基有染的訊息。

幾位共和黨人對克林頓的動機提出了質疑。賓州共和黨參議員斯佩科特推測,國內外都會懷疑克林頓下令進行這項攻擊是在轉移人們對他個人問題的注意。他說:“全世界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成員,印第安納州共和黨參議員科茨在一項宣告中說:“我們顯然還需要對此攻擊知道更多,以及為什麼在今天下令,鑑於總統個人本週面臨的困難,質疑這一行動的時機是正常的。”他說,克林頓在萊溫斯基案中承認誤導其家庭和國家6個多月,因而已經喪失了信用,“這一時機肯定是可疑的”。

但有線電視新聞網與《今日美國》報合辦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支援克林頓這一行動的民眾高達66%,反對者只佔19%。受訪者當中認為克林頓此舉的動機是為了分散民眾對他涉及緋聞案注意力的只佔36%,認為他無此動機的佔50%。

全美廣播公司的新聞民意測驗也發現,絕大多數的美國民眾支援政府導彈攻擊位於蘇丹和阿富汗境內的恐怖分子的目標。80%的受訪者支援週四下午的攻擊,64%者相信克林頓下令攻擊“主要是為了打擊恐怖主義”,而不是要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這至少說明,儘管克林頓性醜聞纏身,但大多數美國人仍未喪失他們對克林頓治國能力的信心,也未多疑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程度。

但接受調查的人們誰也不否認,從阿拉伯海及紅海美國海軍軍艦上發射的至少75枚航導彈,確有可能為克林頓“脫困”,幫助他在擔任總統5年多以來的最大一次個人危機中,好好喘一口氣。

這次導彈空襲事件,如同在今年一月醜聞爆光後7個月內,克林頓所主導的幾次重大的外交活動一樣,如二月時下令美軍準備攻擊伊拉克,以推動武器檢查作業,六七月間訪問中國等,都是全球媒體的頭條,擠掉不少緋聞案的報導篇幅。

克林頓在宣佈反擊國際恐怖主義的行動後,全國媒體馬上改弦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