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卷新時代 第68章 大小

1682年彼得一世登基時,俄國已經成為一個橫跨歐亞大陸、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一的大帝國,但除了廣袤的國土,18世紀初的俄國在各方面卻遠遠落後於當時的西歐國家。

面對俄羅斯和西歐的差距,彼得一世以強硬的手段推行了一場社會變革。俄羅斯皇家科學院的前身彼得堡科學院,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由彼得一世的倡議之下建立,與彼得一世的改革活動直接相關。在18世紀初的25年期間,彼得一世在工業、農業、商業、國家管理與文化方面進行了巨大的改革,建立科學院是彼得一世教育改革的頂峰。

在19世紀上半葉拿破崙戰役結束後,俄羅斯皇家科學院的工作逐步走入正軌。俄國廢除了農奴制度,國家進入資本主義時代,俄國科學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19世紀60-90年代,科學活動快速增長,學者積極性高漲,科學研究取得輝煌成績,因此19世紀下半葉被稱為“俄國自然科學的黃金時代”或“俄國科學的春天”。

在“二月革命”後,皇家科學院易名為“俄羅斯科學院”,仍然繼續著過去的研究。但八月革命之後,由於大量的科學家參加了各種資歷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黨派,不信任蘇維埃政權,儘管烏米揚諾夫要求慎重對待科學院,在不經過嚴懲破壞的情況下將科學院成員永久性地納入蘇維埃國家建設的軌道。但隨的幾年中,因為契卡以及社工黨的暴行,令大量的科學院院士、技術人員選擇逃離蘇聯,與到陌生的國外相比,他們中更多的人選擇前往位於西伯利亞的俄羅斯帝國,畢竟這裡仍然是俄羅斯。

儘管當時俄羅斯帝國經濟困難,但在安娜女攝政的要求下,阿列克謝沙皇仍然透過重建皇家科學院的決定,並將伊爾庫茨克城郊的一處貴族莊園作為皇家科學院院址,即便是在戰爭時期皇家科學院仍然保持著正常的執行,而隨著戰爭的結束、俄羅斯帝國經濟的好轉,使得俄羅斯有相對充足的資金用於科學研究。

一定程度上擁有一千六百餘名院士的皇家科學院是俄羅斯帝國的科技大腦,由於俄羅斯國內企業無法提供經費支援技術研發,現在的皇家皇學院有一半的院系實際上充當的是企業的研發機構。這現在的皇家科學院與過去舊科學院經常存在的理論脫離實踐有著明顯的不同。

現在的皇家科學院在保持著重視理論的同時,受到商業發展的影響更加註重實踐,將科學成果轉變成生產力,畢竟科學院的經費除了政府財政預算撥款、俄羅斯基礎研究的基金和人文科學研究基金會以及其它社會基金、私人基金會的贊助之外,科學院更需要國家和地方的科技計劃和專案以及與國內個使用者簽訂的各類協議和合同獲得研究經費。

“天那!”

一進入皇家科學院冶金研究院陳列室,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穆杼齋頓時意識到自己進入了一座寶庫,看著這些產品穆杼齋在驚奇的同時,同樣感覺有些詫異。

“為什麼你們擁有如此眾多的合金鋼鐵專利,為什麼卻俄羅斯的鋼材卻沒有什麼名氣?”

穆杼齋詫異的問道跟在身旁的澤利克曼,這位冶金研究院院長。

“鄂木斯克鋼鐵公司每年生產近百萬噸以上的優質合金鋼材,他們所生產的鋼鐵產品大多數專利技術都是由我們提供的!只不過相比於貴國的西鋼聯,鄂木斯克鋼鐵公司的規模幾乎有些不值一提!儘管我們很多的鋼種質量不亞於貴國,就像皇家科學院一般,現在除了科學界,還有多少人記得皇家科學院?”

澤利克曼在說話時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現在的皇家科學院無論是規模或是名氣都與過去無法相比,自革命之後俄羅斯大量的科技人才流失到國外,在中國科學院就有數百名俄裔院士,革命給俄羅斯帶來的災難是毀滅性,無論是工業上或是科技上。

澤利克曼之所以會親自陪眼前這位中國大亨,實際上就是為了拓展科學院的經費來源渠道,相比於中國的研究機構政府、企業、基金會每年提供的數十億元研發經費,俄羅斯皇家科學院每年的經費僅只有不到兩億盧布而已,而卻需要分配到數百個科院。

這些經遇只有不到30%來自社會企業,俄羅斯帝國的工業遠遜於過去,現在俄羅斯所依靠的是礦業,而不是工業,工業上俄羅斯幾乎不可能與充斥著整個國家的中國工業品競爭,一直以來科學院都在尋求與中國企業合作的機會,而一直所尋找的機會就在眼前。

即便是在俄羅斯亦知道中國的五大財團,而眼前的這位穆先生,就是華東財團董事,如果能夠利用這次機會同華東財團合作,未來科學院或許會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