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柏林的各個教堂都敲響了鍾,做完禮拜的回家的人不停的向那些身著軍裝的帝**人致敬,他們征服了法國和大半個歐洲,足以贏得人們最崇高的敬意,許多散步的人選擇在這一時刻,在皇宮和巴黎廣場之間穿著漂亮的服裝來回漫步。人行道上擠滿了人,不跟著星期天的人流,就根本沒法行動,與過去相比,街道上身穿制服的男人並沒有增加,天知道,自從那位下士首相上臺後,幾乎整個德國就變成了軍營,熟練的工人進兵工廠,不熟練的工人修築高速公路,……男人們高唱著上一次戰爭爆發時唱著的“kaiserwilhmsiegesmarsch”和“preussenglona”,抱著孩子的的女人們向士兵們揮舞著手帕,年青的少女們不斷向士兵們獻出自己的熱吻。夜晚,菩提樹下大街就響被納粹遊行者的火炬照亮,大鼓“嗵、嗵”的按著行軍的步伐轟鳴,人們高舉著火把匯成一條無盡頭的火的河流,高舉的旗幟成了一片旗海,滿臉亢奮之情的納粹黨員和支持者們在有節奏的鼓點中高唱著“diefahnhoch”從他們喉嚨中發出的粗壯的歌聲匯成一片滾滾的雷嗚。前線一個又一個勝利使得德國人相信,他們贏得戰爭的最後勝利,只是時間問題,英國人很快就會投降。……與英國在共和30年窘迫的處境相比,德國人民的生活達到了最高水平,儘管相比於我國德國國內基本消費品的仍然可用匱乏容易。但從被佔領國家運來的大量農產品、肉類和奢侈品繁榮了德國的市場,被佔領國家支付的鉅額佔領費更使得德國得以將這些國家的消費品市場搜刮一空。而英國卻不得不對基本民生物資實行嚴格的配給制度——肉、蛋、糖和水果的消費量分別下跌了27%、56%、35%和56%,糖果、黃油、茶葉和咖啡的配給量幾乎是零。”
共和30年2月14日《中國時報》《鷹徽陰影下的歐洲》
一場春雨令柏林的狂熱中多了一絲陰冷,但去洗不去德國人心中的狂熱,菩提樹下大街被春雨沖刷的一塵不染,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雨後的清新,清新的空氣給人一種春天即將到來的錯覺。
首相府的大陽臺上,一個個頭不高,身有些有消瘦、稀薄的頭髮留著偏分頭的男人,他個子不高,體格很不勻稱:上身相對地顯得太長,而那兩條腿卻很短。他的身上只戴一枚徽章——普通的、士兵戴的鐵十字章。
“我的元首!”
一個個頭同樣不高,戴著眼睛人走這個男人的身後,恭敬而謙卑的喊了聲。
站在陽臺邊的男人回過身來,神色中帶著些許不滿,沒有任何人喜歡在自己思考時被人打攪。
“裡賓特洛甫,有什麼事嗎?”
這個被德國人稱為救世主,他是上帝派來的拯救德國的救主,德國的現在和將來.擁有一大串榮耀頭銜的,將整個生活都是獻給爭取德國人統治全世界的鬥爭的希特勒轉過身來走進了寬敞的會客室。
“我的元首,中國人對我們的呼籲態度極為冷淡。半小時前,中國大使已經轉告了中國外交部的決定,中國人已經拒絕了我們的提議!
裡賓特洛甫看著眼前元首,語氣或表情盡顯謙卑之意。
聽到裡賓特洛甫的話,希特勒就從沙發上跳了起來,揮舞著拳頭。
“他們拒絕了?難道那群該死的黃猴子竟然不知道……他們真的拒絕了嗎?”
儘管剛一聽到中國人拒絕了自己的提議時,顯得有些激動,但未了還是冷靜了下來,同時有些不太肯定的看著裡賓特洛甫,似乎有些不太相信這個訊息,畢竟皇宮裡曾將中德之間在上一次戰爭和戰後的秘密合作如實的向自己交了個底,這群中國人不是喜歡趁火打劫嗎?他們怎麼可能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這和自己的設想完全不同,按照上一次戰爭的道理,他們應該會欣喜若狂的接受自己的建議,與德國簽定盟約,畢竟德國已經慷慨的將蘇伊士運河以東的世界交給中國人,而他們竟然拒絕了,要知道蘇俄和日本都希望不!是渴望同德國簽定條約,讓蘇俄和日本渴望的事物,竟然被中國人丟到了一邊。
之所以對同中國結盟抱有非常大的興趣,原因非常簡單,中國的鋼鐵產量是世界第二,擁有不遜於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儘管石油和德國一樣需要大量進口,但他們本土同樣可以生產近四千萬噸,天知道如果德國擁有那麼多石油,或許戰爭可以結束的更快。
而且他們還有裝備最為現代化軍隊,甚至於德**隊在早期都不得不像他們學習坦克戰,德**隊仍然使用馬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