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中秋,祝各位大大中秋節愉快!和家團圓!)
雪一直下著,刮雨器費力地除去毛絨絨的雪片。儘管大型鏟雪車已經連續工作,但是公路上仍然很多積雪。巴玉藻並沒有和往常一樣開自己的那輛最新款的332型中華轎車,家裡人堅決不讓他自己開車,怕在雪地裡發生什麼事故。
作為中華航空製造公司的首席設計師和巴玉藻航空器設計機構的負責人,巴玉藻自然有著其它設計師無法比似的優勢,坐在公司派來的一輛豪華的132型轎車上,巴玉藻將手頭的檔案資料放進檔案包後,取掉眼鏡,望著車窗外迷茫的風雪,顯得有些發呆。
黑色的豪華轎車在空曠的13號公路上賓士。山崗、針葉林、冰凍的小湖、路邊的居民社會一掠而過。接著駛過了市郊的林覺民國家公園後,司機拐了一個彎,繞過一條盤山公路,進入山谷間的一片開闊地谷地,一直把車開入了北區的大鵬鎮,這是一座飛機城,中國第一座飛機城,中國第一架教紅機、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水上飛機等等太多的中國航空工業的第一次誕生於這個鎮子。
和西北市的大多數工業城一樣,大鵬鎮的居民大都在飛機廠工作,他們的房屋大都是山脊上,每天他們起床後,即可俯視整座工廠,這座佔地面積485公頃的工廠,從建成的那天起,就引導著這個國家甚至於整個世界的航空工業發展。
汽車在若大的廠區內拐了一個彎後,巴玉藻才跳下汽車,經過檢查後,方才徑直走進跨度極大的平頂裝配廠房,聞到那股暖哄哄的機油、香蕉水混合的氣味,聽到車床的嗡嗡聲、銑床的嘩嘩聲和鉚釘槍特有的“卟、啪”聲,整個人頓時變得興奮起來,彷彿每一個毛孔都滲透出活力。
在半個足球場大的廠房裡,一溜兒放H—39“和平維護者”的大型零部件。那些由噸模鍛液壓機制造出的大梁,已經由龍門刨和龍門銑按圖紙對他們進行精加工,從十年前,建成第一臺的7000噸模鍛液壓機後,中國航空企業就將其用於生產大型鋁合金模鍛件,為這場戰爭中取得空中優勢起到了關鍵作用。
工人們用螺栓和鉚釘在大梁上搭起框架,在框架中排滿電線,鋼索、機械液壓傳動系統和電力系統。在炸彈艙裡裝上掛架,在駕駛艙裡裝上無線電臺和數不清的儀表……整個工作完全按照流水線式自動化生產線進行生產,以期加快生產速度。
大部分安裝好的大型配件被拖到另一個更大的裝配廠房裡,對接上水平尾翼和機冀,再安裝機翼上的8臺發動機和以及起落架。板金工在桁架上把亮閃閃的鋁蒙皮鉚在機身上,安裝鉗工把一個個部件裝配起來,檢驗員不停地檢查安裝質量。穿著工作服的工人們默默地幹活,有時偶然商量一下,或者叫來工長和技師,與漸漸成型的巨型轟炸機相比,這就像象—群螞蟻圍繞著一隻碩大無朋的雄鷹,只不過不是在啃食,而是在創造。
飛機裝配好之後,一輛重型拖車把它拖出裝配廠房,加油車、測試車和其他各種車輛圍著H—39。發動機開始試車,震得地面發抖,發動機試車完畢後,重型拖車又把這架龐大的飛機拖上滑行道,裝配車間外面就是試飛場。最後,公司的試飛員來了,他們自己先裡裡外外檢視一遍新飛機,然後向巴玉藻等人招招手,就鑽入機身。
龐大的飛機在滑行道上開幾個來回,試試儀器儀表和操縱系統,就滑上主跑道,試飛員一加油門,拉起襟翼,巨大的“和平維護者”騰空而起。在大約五千米的高度上,“和平維護者”用四百公里的時速在向北,在大漠的上空飛一個橢圓。飛機降落後,試飛員要填數十厘米厚的各種表格,雖為戰時,亦不能免。晚上,公司的技工緊張地在新飛機上進行各種除錯,拆卸、安裝,更換零件。
第二天早晨,國防空軍的飛行員們就來接收這些“和平維護者”了。隨隨便便地在空中兜兒圈,驗證這些飛機的基本性後便會加足汽油,飛往位於新疆、蒙古高原甚至西伯利亞的內陸的幾個空軍訓練基地,這些被冠以“和平維護者”的巨型轟炸機,不會像新制造的H32一樣,直飛向印度、蘭芳、菲律賓等戰區,而是在內陸機場進行試飛。
但一架巨型的轟炸機就這麼從中航的廠房中生產了出來了。只不過,與H-32不同的是,它不會像H-32一樣,不停地起落、投彈,直到被敵人的高射炮或戰鬥機打下來,重新變成一攤破鋁片為止。
“只有裝備了真正具有洲際續航能力的重型轟炸機,才能有效地威懾和打擊遠在另一個半球的對手,空軍像瘋了一樣,一次下了300架H-39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