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城,這座城市從共和6年起那場戰爭之後,就註定與中國現代史成為緊密的一體,這座邊境小城和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戰爭,改變了中國的歷史的腳步,中國學者和外國學者,都堅信是這裡的炮聲激發中國的劇變。
買賣城北中俄邊境上,與俄羅斯帝國恰克圖海關迎面相對不足百米之地,一座雄偉的黑灰色花崗岩拱形建築物,巍然屹立在草原上,炫目的燈光將雄偉的建築特照成草原上最醒目的標識,這是一座紀念碑式的建築,共和十六年,由遠征軍老兵募資修建,以紀念遠征軍出征十年。
它用了近兩萬塊精雕細琢的烏拉爾山花崗岩建成,高77米,比巴黎的凱旋門還高出27米,這個高度意味著鴉片戰爭國門洞開的77年,而遠征軍結束了國門洞開的歲月。
這座建築的四面各有一門,門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像,門內刻有名陣亡俄羅斯的遠征軍官兵的名字,門上刻有共和6年至共和十年間的遠征軍戰事史。外牆上刻有取材於遠征軍戰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門楣上花飾浮雕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組成一件精美動人的藝術品。
在正面有四幅浮雕——《抵抗》、《出征》、《血戰》、《並肩》。幾乎每一位來此遊客、老兵,都會抬頭望一眼鐫刻在建築物正上方的銘文,上面赫然書寫:“為慶祝中國遠征軍出征俄羅斯十週年,特立此塔,以示紀念。”
“這是為歷史歌功頌德的地方!”
儘管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修建這座“遠征軍凱旋門”,但從其建成的那天起,有千百萬人曾在這座被稱為遠征軍凱旋門,又被稱為國門的地方駐足。人們可以乘電梯或沿著螺旋形石梯拾級而上。上去後可以看到一座歷史博物館。館內陳列著許多有關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以及介紹遠征軍歷史的圖片和歷史檔案,而名陣亡俄羅斯的遠征軍官兵照片則佔據了大半座博物館。
直對著俄羅斯帝國方向兩副浮雕是最為遊客駐足之地,被命名為《血戰》、《並肩》的兩面浮雕記錄的是遠征軍在俄羅斯的冰天雪地中苦戰的浮雕,但國人往往更喜駐足東側浮雕,而西側浮雕前駐足的大都是俄羅斯人,那面浮雕上是戰場上兩面國旗下的是中俄兩**隊在進軍。
天漸明瞭,一輛轎車停在距離遠征軍凱旋門不遠處,後車門開啟,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拄著柺杖慢慢的走到凱旋門旁駐足下來,靜靜的看著凱旋門上的浮雕。
“悍衛自由、民主之旗遠離極權威脅!”
在唇邊喃喃著浮雕下的中俄文字樣,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眼神一黯淡,曾經遠征軍的光榮在今天,所有的一切已成為久遠的往事。正象羅馬或者巴比倫城的歷史古蹟一樣,如今“凱旋國門”只不過是座普通曆史建築而已,一座或許在未來漸漸會被人們遺忘的紀念性建築物。
這時凱旋門擺滿的白菊讓老人沒來由的一陣激動。
“不!他們還記得!他們還記得……”
“噠、噠……”
靴聲在凱旋門外響了起來,一隊扛著槍身著童軍軍裝的學生兵踏著正步,緩緩朝著凱旋門走來……
清晨,一輛科茲洛夫伯爵牌轎車向市中心悄然駛去。汽車經過工業展覽館,然後駛入共和大道。車裡坐著一位乘客,神情沮喪地凝視著眼前一掠而過的共和大道。
此時此刻,他陷入對往事的遐想:曾幾何時,中國不過只是世界列強的角鬥場,俄羅斯帝國也曾在中國獲得無以衡量的利益,甚至於在幾十年前俄羅斯的軍隊和其它七人國家的軍隊一同這個國家的皇宮中閱兵,而現在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早已在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他們擊垮了一個又一個曾欺侮他們的國家,現在的他們強大到可以左右整個世界,甚至於如果他們願意,他們甚至可能擁有整個世界。
而對於俄羅斯帝國而言,帝國時代已經結束了,俄羅斯帝國甚至不得不依靠著中國,勉強維持著“冰雪之國”的存在,苟延殘喘的存在於西伯利亞的冰原上。正是為了承認這一明顯的歷史事實,這輛科茲洛夫伯爵牌轎車才會悄然地於這個時間出現在共和大道上。
前不久,汽車的主人正在自己的莊園中和家人度假,因皇宮的緊急召見,他匆忙乘坐一架皇家空軍專機飛抵西北市。
汽車在共和大道2號前停下。不言而喻,這是世界上被記者拍照得最多的地方之一。
二十餘年來,世界各國新聞界往往將這座國務院大廈與人們所熟悉的形象聯絡起來,他身穿著中式的國民裝,左手在大多數時候都夾著一根香菸,滿面笑容的出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