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紀,一些虔誠的德意志武士為了參加“十字軍東征”組成一個修道會,被稱為條頓騎士,野心勃勃的德意志貴族邀請他們幫助去搶奪維斯瓦河附近的土地。維斯瓦河東岸的地區被斯拉夫人部落所擁有,這些部落裡的人叫普魯士人,正真的普魯士人早已消失在歷史中,但他們的名字卻留給了霍亨索倫家族,霍亨索倫家族的祖先需要這個名字稱呼自己那個還稱不上王國的小王國,有的這個稱呼,神聖羅馬皇帝才能批准他們在德意志世界的外圍建立起一個王國。
條頓騎士本想招聘德意志人來維斯瓦河東岸定居,但這個地區的土地太貧瘠,氣候太陰溼寒冷,德意志人不受吸引。斯拉夫人被允許留下,條件是必須信奉基督教。幾代人的時間過去了,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聯姻,逐漸混合出一個新人種,叫容克人。
當普魯士取得了德意志眾多邦國中的支配地位、德國的強大軍事力量使德國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後,全世界都認為半德意志、半斯拉夫人的容克精英是德意志人中最德意志的。這實在極具諷刺意義。一些最普魯士人的普魯士人,在他們的名字中還留有斯拉夫的痕跡,例如,寫《戰爭論》的卡爾?馮?克勞塞維茨,他的姓是斯拉夫人的姓。
隨著德國變得更富有,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傑出的人才越來越多,繼續讓東普魯士支配德國顯得越來越荒謬。不過,最荒謬莫過於德國人在帝國存在的半個世紀裡幾乎沒有抵禦容克的特權。
是俾斯麥使之成為可能。俾斯麥本人有深遠的容克淵源,他年輕的時候曾在農場工作,但容克階層並不真正地信任或接受俾斯麥。容克貴族只允許他在一個特殊條件下創立帝國。
新帝國不是一個極權國家,而是由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等邦國組成的聯邦國家,這些邦國由各自的統治家族實行半自治管理。在眾多邦國中,普魯士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新帝國的憲法將權力集中在君主手和由君主所任命的人手中,德皇同時保留普魯士王位。給俾斯麥的特殊條件,就是他必須默許容克繼續保留其特權。容克得到他們想要的。
德意志帝國國會是立法機構,但根本沒有權力。隨著時間推移,國會中信奉民主和社會主義的人漸漸多起來,為了壓制這些議員,容克謀求與工業資本建立聯盟,這就是人們說的鋼鐵和黑麥的同盟。德國的選舉制度對容克建立的這個同盟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更多的全票都都在擁有土地和資本的人手中。
在這樣的政治體系下,成千上萬的受過良好教育、有才華的專業人士幾乎對國家事務沒有發言權。國家的政治生活處於萎縮狀態。表面看,國會有預算權,但實際上僅是一個辯論社群。在英國和法國,立法機構——眾議院——決定總理任命。
所以,選舉人對權力有制約作用,他們可以被看作是權力的終結點。相反,選舉人在德國是軟弱無力的。選舉人中有黨派,但這些黨派無法透過競爭去控制政府,他們被一個封建專治的政府排斥在政權之外,而實際上德國政權掌握在由德皇挑選出的一群容克人手裡。
歐戰給德意志帝國帶來太多的改變,長達7年的戰爭,將四支屬於王國國王的陸軍整編為德意志帝國陸軍,而戰爭亦曾使得的德國成為“軍營國家”,保羅?馮?興登堡與埃裡希?魯登道夫領導的最高陸軍指揮,在長達5年的時間內,實際上領導著一個軍事與工業的獨裁,將皇帝威廉二世排除在統治階層之外。皇帝與國王的陸軍成為了帝國的陸軍。
而最大的改變卻是在,德國無法支撐戰爭時,為結束戰爭,最高陸軍指揮要求成立一個文官政府,以與美英議和,德國修改了1871憲法,讓它實行多年來拒絕接受的議會制,最終體面的結束了戰爭。
在戰後的12年間,德國在改變著,曾經迫於現實妥協的議會制,在十二年間完全脫離皇帝的控制,政府成為議會的政府,而非皇帝的政府,這或許是戰爭帶來的最大改變。
在興登堡與魯登道夫為結束戰爭,嫡造出德意志帝國第一個文官政府時,恐怕絕不會料想到,12年後,一名帝國陸軍上士,有朝一日會成為帝國總理……”
共和33年,馮克茨《帝國歲月》
和絕大多數德國的鄉村、城市一樣,拜戰神之賜,使得德國的女人們放棄了皮鞋,改穿木底布面的女鞋,在汽車穿過街道時,走在人行道上的女人腳步發出“嗒嗒”的踢拖踢拖式的聲音,這種聲音讓胡貝圖斯感覺自己似乎回到了兒時的柏林,儘管同樣是戰爭,但卻只有“城裡人”才會陷入那種物資匱乏,而現在物資匱乏卻籠罩著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