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停了下來,靜靜地望著他,沒有一個人說話,詹天佑也沒有講什麼,向大家拱了拱手,走開了。工人們釘道釘的聲音在他的身後越來越響,他則繼續向前察看著另一處工地。
這個春天,詹天佑身在鐵路工地,但國家因中日之戰引起的震盪始終沒有讓他平靜過。農曆三月(公曆四月)的京郊,春寒料峭,先是傳來李鴻章作為全權大使出使日本進行議和的訊息,接著又是李鴻章在日本被日本浪人刺傷的訊息,接下來的事情令詹天佑更覺屈辱,獲知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內容時,他甚至氣憤得幾天吃飯都沒有味道,但他不是一個善於發洩的人,身邊沒有人可以討論,他就一個人默默地承受內心的煎熬。有幾次,譚菊珍看到他悶不作聲,知道他心中有事,以為是為鐵路上的事而煩心呢,她把文琮放到他手裡,讓他在與孩子的溝通中緩解一下情緒。兩歲的文琮是不諳世事的,一到父親手裡,就要父親帶他去看鐵路,有時正是傍晚時分,工人們都下班了,詹天佑就會讓文琮到工地摸著鐵軌玩耍。這時候,順容與文珖總是要跟在身邊的,詹天佑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打發著苦悶的時光,譚菊珍則在房裡準備晚餐。
《馬關條約》的簽訂激起了京城朝野的一片激憤之聲,《京報》關於公車上書的訊息讓詹天佑多少看到了一些國家振興的希望。全國各地到京城參加這年春天禮部舉行的進士考試的舉人們,在北京考完會試,等待發榜。《馬關條約》內割讓臺灣及遼東,賠款二萬萬兩的訊息突然傳至,在北京應試的舉人群情激憤。臺籍舉人更是痛哭流涕。各省舉人紛紛上書反對,4月22日,康有為、梁啟超寫成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十八省舉人響應,一千二百多人連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帶領,十八省舉人與數千市民齊集都察院門前請官員代奏。這代表了當時大清國的主流聲音,詹天佑深感欣慰,儘管這次上書沒有成功,但其對朝野的影響顯然是積極的,也向國際顯示,大清國的朝廷可欺,但百姓並不心服。由於舊時舉人赴京考試多坐官府提供的車馬,人們又稱舉人為“公車”,所以,這次京城舉人們的上書就被稱作公車上書。詹天佑深知,這些等待發榜的舉人們是冒著很大風險上書的,可以說是置個人前途不顧,為國家發聲。這比那些只顧自身官位而置國家利益於度外的官僚要高尚多少倍啊。有這樣不計個人得失的知識分子在,大清國總是會有振興的一天的。
鐵路時代(1)
十九世紀中後期,鐵路成為世界強國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標誌,然而,作為東方大國的大清王朝,至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簽訂時,全國鐵路只有四百六十公里,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區。這時,詹天佑已經從事鐵路工作七年了。可見,當時在中國境內展修鐵路之艱難。甲午戰爭的失敗又一次驚醒了中國人,務實求變的思想正成為社會的共識,反映在鐵路建設方面,朝野各界人士都認識到修建鐵路對國家、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各地開始出現興建鐵路的熱潮。1895年7月19日(光緒二十一年閏五月二十七日),光緒皇帝頒發詔書,提出“力行實政”,把“修鐵路”放在具體施政的第一位,朝野官員也紛紛上書奏請修築鐵路事宜,那些長期反對建造鐵路的守舊官僚們再也不敢公開反對了,於是津盧(天津到盧溝橋)、盧漢(盧溝橋到漢口)、津鎮(天津到江蘇鎮江)、粵漢(廣州到武漢)、川漢(四川成都到湖北武漢)、關內外(奉天綏中中後所到瀋陽、溝幫子到營口)等多條鐵路線的修築提上日程。
在這眾多鐵路中,津盧鐵路的修築最有條件,因為在早前六年李鴻章就提出過修建津通路(天津到通州),而且進行了勘測,此路又是連結天津與北京的紐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李鴻章因甲午戰敗被免去北洋大臣之職,入朝做了一個閒官。一個叫王文韶的人做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12月6日,清政府成立津盧鐵路局,任命順天府尹胡燏棻為督辦津盧鐵路大臣,主持津盧鐵路修築事宜。但是甲午戰爭的失敗及鉅額賠款讓清政府的國庫與民間財力饋乏,無力籌款興建鐵路。為了解決津盧鐵路的工款問題,胡燏棻在清廷的支援下,向英國滙豐銀行借款40萬兩,這是甲午戰後清朝政府向外國借貸的第一筆鐵路款,開啟了外國資本進入中國鐵路領域的先例。可是這筆錢並不能完成津盧鐵路的修築,胡燏棻又先後向德、法、英其他銀行借款。作為津盧鐵路的築路工程師,詹天佑當時已意識到借款對大清國的消極影響,但此時,他還是總工程師金達手下的一個負責技術工作的工程師而已,大局的事情輪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