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浙江等省,這些行商多集中在西門外珠江北岸也就是下西關一帶設鋪經營,今天荔灣區的十三行路即為其舊址。這些行商在對外通商中獲利後,往往在下西關購地置產,同時,也有一些達官貴人在此安家落戶,所以在清朝時候,下西關的人往往比上西關的人要富裕。
詹天佑家所在的十二甫在下西關的西南邊上,是快到郊外的地方。廣州有不少地名叫“甫”,有十八甫之多,說是有十八甫,其實只有十七甫,從第二甫到十八甫的地名至今還儲存著,但偏偏不見第一甫,有意思的是,雖無第一甫,卻有第一津,第一津也在下西關附近,因而廣州民間有一句歇後語:“第一津——冇甫(譜)”,又有一句俗語:人好你話好,唔識花共草,行到第一津,完全冇曬甫(譜)。“甫”是什麼意思呢?查查字典,可以發現有多種解釋,既可以作通假字“父”,指年長的男子;還可以專門指對男子的美稱,所以有些人的名字中就帶“甫”字,唐朝著名詩人杜甫的名字就是這個意思;還可以為“圃”,指種植果木瓜菜的園地。清朝初年,特別是明朝時期,下西關一帶多是城西菜地,因而有人推想,這個“甫”字可能與菜圃有關。至於廣州地名中的“甫”, 有幾種解釋:有人認為是指“村莊”,比如現存地名中“甫”字與布、埔、圃、浦、步等字,都可能是古越語中“村”的譯音,黃埔、東圃、江浦等地名都是指村莊;也有人認為是指“店鋪”,明朝時期,西關一帶有不少商業店鋪,民間為了方便,將“鋪”簡化寫成“甫”;另有人認為“鋪”是明代的“商人自衛組織”,廣州和佛山的商人為了防盜賊,成立了民間自衛組織——鋪,“十八甫”就是源於廣州西關商人成立的十八個商業自衛組織;更有一種看法認為“甫”是指“埠頭”,西關帶“甫”字號的地名,只從第二甫開始,而沒有第一甫,卻有第一津,津是指渡口,渡口必有“埠頭”,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再叫第一“埠”(甫)了。
關於芽菜巷之名說明這裡曾經是市井平民居住之地,大凡富家大戶、達官貴人居住的街道常常會有一個很高雅的名字,如寶華路、泮溪、豪賢路、叢桂路、丹桂裡等。芽菜,廣州人指的是豆芽菜,廣州舊時的有些街巷是因為從事相同或相近職業的人聚居在一起而得名,如賣麻街、豆漿欄等。後來有人說詹天佑家門前的柳波湧,是“冠帶水”,那裡的風水注定住在該處的詹家必定會出達官貴人,其實,這都是詹天佑成名之後的附會之說。
詹家祖上從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縣)於清朝乾隆年間遷來廣州,詹天佑的曾祖父詹萬榜以太學生(大概相當於秀才)的身份到廣東做茶葉(婺源是茶葉產地)生意,到了祖父詹世鸞的時候,為了子孫便於參加本地的科舉考試,於嘉慶年間申請落籍南海縣,到詹天佑這一輩,已是詹家在廣州生活的第四代人。詹天佑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獲得過最低層的功名,是透過參加婺源祖籍的縣考獲得的。當然,那種基層的文職虛銜如果不實際授職,並沒有實際意義,詹家主要靠經營茶葉謀生,生活也還算得上富足。可到了詹天佑的父親詹興藩這一代,情況卻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祖父詹世鸞娶有一妻三妾,生有十二男十女,詹世鸞去世後,家產分薄,其次是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廣州的社會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詹家傳統的茶葉經營專案已經只有微利可圖,詹氏後人枝葉散開,也不是人人都繼承了祖業,再加上詹天佑的父親詹興藩是詹世鸞的三妾所生,在詹世鸞十二個兒子中排在第十一位,其身世地位可想而知。
再說詹天佑的父親詹興藩,生於清道光癸未年(公元1823年),這時,他的生父詹世鸞已經六十二歲,當詹世鸞七十八歲去世時,詹興藩只有十七歲。雖出身低微,但他為人踏實,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略通文墨,沒有考取過秀才之類的功名,成年後以代人寫字、刻章謀生,租種著家門前不遠處的幾畝菜地,有時也從事一些諸如賣菜之類的小生意,後來詹天佑在他自己的簡歷中介紹其父親為商人,指的就是這回事。受到家庭條件的限制,詹興藩到了該成家的年齡還是沒有成家,舊時習俗,條件好的家庭,男孩到了十五歲就可以娶妻生子,可詹興藩一直到二十八歲的時候,才在親友的幫助下,娶了一位來自廣東肇慶的陳嬌姑娘為妻,陳嬌比詹興藩小九歲,大齡娶妻,詹興藩格外珍惜。彼此的尊重,給和諧的家庭帶來了許多新的生機。生活雖是清貧,夫唱婦隨,倒也其樂融融。
家在西關(二)
詹天佑是詹興藩的長子,詹天佑前面有三個姐姐,二姐在二歲的世候夭折,詹天佑是詹興藩和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