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拼搏精神和快速迎合世界潮流的思想意識。廣東人身材不算偉岸,卻如鋼筋鐵骨,頂天立地,好樣的!然而,事物有生以來就存在著正反兩個方面,廣東的繁華下面也滋生出“人為財死”的典型拜金主義。

置身在輝煌的歷史階段,耳聞目睹一些醜惡現象,筆者的內心深處掀起波瀾,無形中產生一種弘揚華夏文明傳統之浩然正氣,以國學之傳統文化鞭撻時弊、匡扶正義、導人向善,把自己心中所思所想的感情抒發出來。

追本溯源、華夏文化文明起源於黃河南北,伏羲神農創始,三皇五帝繼往開來,才普及中原大地。春秋戰國,直至秦始皇擊滅六國一統中原,才發現南疆還有一隅之地——蠻夷異域。於是,中原漢人南遷,華夏的文化文明才得以在南蠻開宗明義、廣為傳播、發揚光大。筆者產生一種懷古的幽思,廣東遠古的歷史,到底是怎麼樣的啊?除了漢書上留傳的有關趙陀在番禺建立南越國寥寥數百字的記載和秦始皇北逐匈奴南開五嶺的零星史料,再也無從考證。筆者內心覺得,廣東遠古的歷史,還是沒有尚未開發挖掘的處女地,其資源的深厚豐富,曠世目遠,其景況的寂寥,簡直可以和文化沙漠同日而語。基於熱愛家鄉熱土,一心想為廣東揚名,為廣東的傑出人物樹碑立傳,宣揚廣東人刻苦耐勞的精神,達到啟發後人的目的,筆者幾年來到處蒐集資料,尋訪民間流傳的古老神話和傳奇故事,漸漸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廣東古代的土著俚人在中原南遷漢人的幫助下開化鴻蒙、共同開發南蠻的故事以及從史料和龍川當地留傳的有關趙陀和集百越建立南越國的整個過程。久經思考,幾經構思,歷史的輪廓和人物故事逐漸在大腦中浮現直至清晰起來,更產生了躍躍欲試動筆寫出來的強烈願望。

在開始創作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是中原南遷的漢人和土著俚人相結合開疆拓土“靠的是什麼”這一問題。自然是精神,而精神又靠什麼來指導,自然是靠文化指導。古代的華夏文化,都囊括在“四書五經”之中,其中的齊魯學說,更是指導人類認知事物修身養性崇尚人倫禮儀的典範。明白了這點,《朝坤日月》一書便有了貫通全文的“主心骨”,文章就不是單純地編故事寫故事,而是從開篇到結尾都圍繞著人類的文明生活是以文化的思想為主軸,透過書中的故事和人物,弘揚齊魯學說和國學文化,其中“天人合一”,“三綱六紀”,“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人倫禮儀,都是透過人物的思考、對話濃縮在其中,《論語》、《中庸》、《易經》的著名論述,透過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對話,明瞭地表達出來。詩經中幾篇著名的詩歌,也由人物歌唱出來,意圖達到古韻深厚又通俗易懂的效果。用華夏古老的文明文化人倫禮儀推動南蠻土著俚人擺脫矇昧無知、走向文明進步,更透過趙陀意圖利用孫子兵法的“詭道”征服南蠻徵而不服,失去民心軍心,被任囂迫出龍川,順東江而下,到古竹越王山面壁思過(現在河源市古竹鎮開發了越王山旅遊區,山中有越王石,面壁銘志等景點)改過自新、革面洗心、認真學習思考、活學活用“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步驟,先從自我正心開始,齊家做起,禮賢下士,為古竹人擒兇懲惡,取得民心,再南下珠江三角洲和集百越,在番禺立國的全過程,把巧妙地運用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的實質戰例和策略,一一展示在讀者眼前。陳昊和巢誠按照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做人處世,和俚人結合、通婚,以忠、孝、仁、義、禮、誠、信教化俚人和族人,以人倫禮儀約束所有人,把華夏的文化文明在南蠻廣為傳播,發揚光大深入人心,成為習俗禮教,帶動土著俚人走向文明進步,推動生產力向前發展,直至嶺南農、工、商各行各業興旺發達、家禽牲畜成為人們日常的肉食,嶺南變成魚米之鄉。陳昊的後代和趙陀的後代以和為貴,克己復禮,和睦相處、南越國除名迴歸漢朝、華夏一統、嶺南中和、安居樂業。

為了以《乾坤日月》一書向廣東改革開放三十週年獻禮,筆者貿然把書稿送到花城出版社,中國文學室鍾潔玲主任接下了書稿。七天後,編輯為書稿《乾坤日月》提了十分中肯的意見:

《乾坤日月》主要講述了古代南粵大地上發生的傳奇故事,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人物,歌頌了廣東人獨特而可貴的精神品格。文章線條分明、文字曉暢、作者喜用鏗鏘有力的短句營造磅礴大氣的氛圍。筆者激動了好一陣子。這是大編輯對一位文學愛好者在文學領域初試牛刀的肯定啊!興奮之中,再讀下去:文章寫得比較粗,文字僅僅停留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