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使敵人離開駐地,誘他就我之範,喪失他的優勢,使他處處皆難,寸步難行,由主動變被動,而我則出其不意而制勝。

調虎離山在軍事上是一種調動敵人的謀略。它的核心在一“調”字。虎,指敵方;山,指敵方佔據的有利地勢。如果敵方佔據了有利地勢,並且兵力眾多,防範嚴密,此時,我方不可硬攻。正確的方法是設計相誘,把敵人引出堅固的據點,或者把敵人誘入對我軍有利的地區,這樣做才可以取勝。不顧條件地硬攻城池是下等策略,是會失敗的。敵人既然已佔據了有利地勢,又做好了應戰的準備,就不能去與他爭地。應該巧妙地用小利去引誘敵人,把敵人誘離堅固的防地,引誘到對我軍有利的戰區,我方就可以變被動為主動。然後利用天時、地利和人和為條件,一定可以擊敗敵人。漢末虞詡智騙羌人的故事就是個好例證:他故意說等待援兵,鬆懈了敵人的鬥志,分散了敵人的兵力;他日夜兼程行軍,充分利用了時間;他還增加灶的數量,讓敵人誤以為援軍已到,不敢輕舉妄動。這樣就擾亂了敵人的意圖,同時又充分發揮了己方的主動性,牽住了敵方的牛鼻子,以己方的意圖隨意調動了敵方,終於取得了平羌的勝利。

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說的是叱吒風雲的巨龍,出了深潭大淵便無法施展本領,連蝦蟹都鬥不過;而威震山林的百獸之王,離了大山森林,便威風盡失,連犬羊之類的小傢伙也奈何不得。反過來,蝦蟹入龍潭鬥龍,犬羊入虎穴擒虎,縱使攻得進去,也只是白白送死。

軍事較量、政治鬥爭以及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情形不也是十分驚人的相似嗎?軍事上,敵人勢力強大,又佔據堅固陣地和天然屏障,猶如龍在潭虎在穴,硬攻只是白費精力。所以,孫子以為攻打這類堅固城池是下等戰策。上策是引龍離潭,調虎出山,然後消滅它們。虞詡以小計引誘羌敵離陳倉崤谷,予以全殲;赤風子反覆挑釁,激原伯貫帶兵出城,然後生擒;鄭莊公誘共叔段出京城,然後克之等,都是高招。

歷史上各種勢力集團,無不在鞏固地盤或勢力範圍,並且倚仗地盤進行較量與爭鬥。而調虎離山,一直是一個集團消滅或兼併另一個集團最常用的手法。它的應用,方式也很多,或將最關鍵、最重要或最危險的敵手引出他的地盤,使他失去反抗的屏障。

東漢末年,軍閥並起,各霸一方。孫堅之子孫策,年僅十七歲,年少有為,繼承父志,勢力逐漸強大。公元199年,孫策欲向北推進,準備奪取江北盧江郡。盧江郡南有長江之險,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難攻。

佔據盧江的軍閥劉勳勢力強大,野心勃勃。孫策知道,如果硬攻,取勝的機會很小。他和眾將商議,定出了一條調虎離山的妙計。針對軍閥劉勳極其貪財的弱點,孫策派人給劉勳送去一份厚禮,並在信中把劉勳大肆吹捧一番。他說劉勳功名遠播,令人仰慕,並表示要與劉勳交好。孫策還以弱者的身份向劉勳求救。他說,上繚經常派兵侵擾我們,我們力弱,不能遠征,請求將軍發兵降伏上繚,我們感激不盡。劉勳見孫策極力討好他,萬分得意。上繚一帶十分富庶,劉勳早想奪取,今見孫策軟弱無能,也就免去了後顧之憂,決定發兵上繚。部將劉曄極力勸阻,劉勳哪裡聽得進去?他已經被孫策的厚禮、甜言迷惑住了。

孫策時刻監視劉勳的行動,見劉勳親自率領幾萬兵馬去攻上繚,城內空虛,心中大喜,說:“老虎已被我調出山了,我們趕快去佔據它的老窩吧!”於是立即率領人馬水陸並進,襲擊盧江,幾乎沒遇到頑強的抵抗,就十分順利地控制了盧江。劉勳猛攻上繚,一直不能取勝。突然得報孫策已取盧江,方知中計,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在現代商戰中,調虎離山也為常用之計。為了獲取商業上的利益,透過製造各種假象,讓競爭對手產生錯覺,然後因勢利導去牽著競爭對手走,或是故意洩露一些假情報來調動競爭對手朝著錯誤方向發展,以達到削弱競爭對手的最終目標。

。。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釋義】

走,跑。逼迫敵人太緊,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撲;若讓他逃跑則可減削他的氣勢。血刃,血染刀刃。意為兵器上不沾血。要善於等待,要有誠心,才會有大吉大利。如果逼得敵方太緊,敵方就會拼命反撲,讓對手逃跑可以削弱他的氣勢。總之,不要緊逼敵人,並讓其相信這一點,就能贏得光明的戰爭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