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人活得要有尊嚴
一。
沒有多少人真正知道抗美援朝的特殊含意,也沒有多少人會永遠懷念那個曾經令人熱血沸騰的歲月。
那依然如血的塵土,無邊無際的山嶺,重疊反覆的雷區。
杜魯門這個在西方個人主義與競爭文化中陶冶出來的總統,十分信奉實力與強權,誰強誰就是上帝。他在朝鮮戰爭中作出的系列決策,也都是從這一邏輯出發的。
當朝鮮戰爭爆發後,他立即下令出兵干涉,因為他認為美國是上帝。
當中國警告美軍過三八線中國要管時,他根本不信,因為他認為中國不是上帝。
當中國人民志願軍將美軍打退到三八線時,他叫囂要用原子彈,因為他認為美國上帝的原子彈能把不是上帝的中國嚇破膽。
直到他被毛澤東碰得頭破血流而無力迴天時,他才終於認識到,中國也是上帝,是上帝的上帝,因此,他也非常明智地準備透過談判結束朝鮮戰爭。
恰恰相反,毛澤東則是一個渾身盪漾著世界和平,平等與正義的理想主義者。
他代表著一個東方民族的精神世界與崇高追求,再窮,也要活得有尊嚴,再落後,也不能被動挨打任人宰割。
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他鞠躬盡瘁,兢兢業業,耗費大量心血。
毛岸英是毛澤東的大兒子,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上。
透過這件事,人們看到了毛主席堅強,偉大的一面。
當葉子龍和江青兩人報告給毛澤東時,毛澤東說:“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章士釗曾向毛主席抱怨過不該讓毛岸英去朝鮮。
對此毛澤東很沉重地回答說:“你說的也許是對的。
可我是國家主席,是主張出兵朝鮮的,我的兒子不去怎麼說服別人?”
其實,毛澤東既是一個偉大的領袖,他更是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慈愛的父親。
據*在1951年1月2日的日記中記載,“當他聽到訊息後,長嘆一聲之後說,犧牲的成千上萬,無法只顧及此一人。
事已過去,不必說了。精神偉大,而實際的打擊則不小!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有下鄉休息之意。”
當然,戰事緊張,堅強的毛澤東並沒有下鄉休息,而是繼續緊張地指揮戰爭。
二。
這裡是一個谷地,志願軍在谷地的兩側設防。
谷地寬約200……900m,縱深約3000m;谷地中央有公路通向我防禦縱深。
這一地形便於敵人同時使用多輛坦克向我縱深突擊,同時也便於我在谷地中設定反坦克陣地。
構築反坦克";網狀";陣地。
志願軍在谷地內構築了以塹壕和交通壕為骨幹,以射擊掩體和各種隱蔽工事為核心的3道反坦克網狀陣地。
每道網狀陣地內塹壕、交通壕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並與山腳兩側的坑道、掩體相連線。每道塹壕5…6m處有一個小拐彎,每40…50m處有一個大拐彎。
每個大的拐彎處構築一個射擊掩體和一個彈藥室,彈藥室可存放90火箭彈2發或無坐力炮彈4發。
每隔70…80m設有一個小坑道,可以躲避敵人炮彈。
這樣,當敵坦克進入我網狀陣地時,反坦克武器射手能夠迅速從坑道中出來,沿塹壕;交通壕秘密地繞到敵坦克翼側或側後,佔領塹壕;交通壕拐彎處的射擊掩體。
在近距離上,從不同的角度射擊敵坦克;情況不利時,又可以迅速隱蔽地轉移陣地,使敵人難以發現和捕捉。
美軍坦克第140營的24輛M…46巴頓坦克為先導,引導偽軍兩個步兵連,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成多路縱隊向谷地發起猛烈攻擊。
當敵坦克推進到我前沿陣地東北側時,遭我縱深火炮攔擊,敵步兵被迫脫離坦克,單獨向山谷接近,而坦克則倚仗其自身優勢,瘋狂地向谷地猛衝。
可沒前進多遠,第1輛坦克就被我反坦克網狀陣地前的反坦克雷炸斷了履帶,頓時癱瘓在公路上,後面的坦克見事不好,迅速從公路轉向谷地東側山腳下的沙河,小心翼翼地向我網狀陣地機動。
敵3輛坦克越過我反坦克壕,向第1道網狀陣地接近。面對這一情況,我佈置在敵坦克當面的第2連火箭筒班迅速佔領陣地,團屬無坐力炮連一排也利用塹壕,交通壕快速向前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