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按照計劃在每個宮裡的樹下埋了麝香!”
朱允熥聽的一陣皺眉,感覺太便宜這個太監了,但老朱卻很滿意,當即拍板結束了這個案子。
“好!”
“派人質問北朝國主李芳遠,讓其給大明個交代!”
“同時這個宮裡的人一個都不能留了,全都發配到皇陵掃墓吧!”
“諾!”
老朱急吼吼的處理完這個案子,就藉口困了回宮睡覺。朱允熥本想送送他,都被他給斷然拒絕。
“你趕緊回宮幹正事去,咱不稀罕你送!”
“唉……”
“皇爺爺,您對這事的處置是不是太快了?”
“孫兒覺得此事肯定沒這麼簡單,一來李芳遠不傻,不會幹這麼蠢的事。二來,朝鮮這批太監進宮後,接觸的人太多,難免被其他人收買,做出一些違背祖宗的事。”
“是嗎?”
老朱詫異的反問了一句,隨即打著哈欠離去,只留下朱允熥呆呆的站在原地。
朱允熥敢肯定,老朱也能想到這些。但他依然快刀斬亂麻的斬斷了這條線,可能就是在保護某些人。
事實上,老朱確實有所懷疑,但他可不是保護什麼人,而是怕過度審問審出一些不該說的話。
比如說,小太監受不住刑開始胡亂攀咬。
不論他咬出誰來,都會在大孫心裡留下一根釘子。
若是咬出某個逆子,或者逆孫,那他們老朱家還過不過日子了?
因此,他索性不給對方胡說八道的機會,隨便審問下就命人弄死他,杜絕這種離間天家骨肉的可能性。
在老朱將太孫妃沐氏接到紫禁城,並處死了北宮的一個小太監後,整個京城的官場都微微一震。
皇太孫有後了,這可是天大的好訊息!
不論是武將勳貴,還是文臣清流,都發自內心的為大明感到慶幸。
如果放在以前,他們肯定是更傾向於朱允炆。可在朱允熥納了孔氏嫡女為妃,所有文臣都將目光放到朱允熥身上。
畢竟衍聖公的眼光不會差,他能主動將孫女嫁給皇太孫,定然是看準了朱允熥的能力。
事實上朱允熥也確實很有能力,在他的北宮開始執行後,大明官員再也沒發生過拖欠俸祿,或者拿鹹魚、香料等雜貨抵俸祿的事情發生。
甚至連寶鈔都被其廢棄了,換成了更加有信用,更加有購買力的金票、銀票、銅票等。
雖說這些金銀銅票跟大明寶鈔一樣,都是紙製品。但這些金銀銅票可比寶鈔堅挺多了,上邊印多少,就能從銀行裡兌換多少等量的銅錢或者銀元。
並且,商賈和百姓繳納賦稅之時,也可以用金銀銅票,且官府不得拒收。
除此之外,金銀銅票汙損、折舊、掉色後依然不打折,其到任意一家銀行都能兌換等額的金屬貨幣,或者兌換一張嶄新的票票。
在朱允熥這般大刀闊斧的改革下,大明官員非但不怕收到紙幣,反而樂意收紙幣。
畢竟相比起金屬貨幣的沉重,紙幣可是輕便多了。只要往袖子裡一放,輕飄飄的彷彿沒有任何重量。
當然,如果有人找他們辦事,給他們送禮也更加方便了……
雖說他們對於皇太孫有後表示很振奮,但他們聽聞老皇帝的處置後,卻表示的很震驚。
因為這根本不出老皇帝的做事風格,謀害皇嗣,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就是凌遲處死都不奇怪,老皇帝竟然這麼輕易的將首惡給宰了?
文臣錯愕,武將懵逼。
但文臣和武將中的佼佼者,卻悄然間做出了各自的選擇。
湯和終止了和所有王爺女婿的來往,他家大業大,子女眾多,不僅娶過皇家媳婦,也往皇家嫁了不少女兒。
在以往時期,他跟女婿們來往非常密切,但在老朱如此草率的處置完謀害皇嗣的兇手後,他察覺出事態不對了。
如果不是此事可能牽涉皇族中人,以朱屠戶的個性,豈能如此輕易放過?
只是他現在不知道是皇族中的哪個逆子所為,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乾脆來個一刀切,免得將來事發後崩身上血。
衍聖公在聽聞此事,也急忙進宮請見。
不過他在跟皇太孫囉嗦了幾句後,就直奔主題要見自家孫女了。
朱允熥當然不能阻攔,但也不能讓他去自己後宮,只能命人將孔氏叫過來,讓老孔頭跟其在前殿會面。
本來朱允熥沒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