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善本來已經悄悄地往後退了,想悄無聲息地回到人堆裡,不惹這個大麻煩。
可剛退到一半,就聽到老朱這樣問,給他恨得心裡都要罵娘了。
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嗎?
一邊是六部尚書,以及京城上千的文官集團。一邊是曾經的授業恩師,以及一個皇帝陛下非常喜愛的小皇孫。
自己只是個小小的侍郎,不管選擇支援哪邊都要得罪另一邊呀!
“陛下……臣……臣……”
邵永善略微糾結一下,頓時把皮球傳給自己的頂頭上司。
“微臣覺得吳王殿下說得很有道理,但微臣才疏學淺,目前還看不出什麼問題。陛下如果心存疑慮,不妨問問秦尚書?”
秦逵正皺著眉頭深思呢,突然聽到這話心頭都是一跳。
這尼瑪是要坑死我呀!
皇帝陛下襬明瞭要支援孫子,你把我扔出去幹嘛!
老朱聽到這話果然轉向秦逵,笑吟吟地看著秦逵說道。
“秦逵呀,你覺得此法是否可行?”
“微臣……”
秦逵也不想惹這個麻煩,趕忙看向一旁的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
“陛下,微臣也覺得吳王殿下所言甚是有理。但此事牽涉戶部和兵部,畢竟不管是農具的分發,還是兵器的調撥,都需要戶部和兵部配合。”
“如果陛下不急的話,請容微臣和戶部、兵部的兩位尚書商量下,改日再給陛下答覆。”
老朱在朝堂上跟他們鬥了二十幾年,一聽這話就知道這廝是想拖延時間。
“哼哼!”
“不必那麼麻煩,你們就在大殿上商量,今天必須商量出個結果!”
兵部尚書茹常和戶部尚書陳宗禮,見秦逵一句話就把他倆牽扯進去,心裡那叫一個恨啊,恨不得踹死這多嘴多舌的傢伙。
這點小事他就不能一個人扛著,非得把他們倆扯進來?
雖然兩人心裡恨不得掐死秦逵,但依然要硬著頭皮站出來跟他商量。
其實所謂的商量,就是互相扯皮。
“我兵部不管那些,我們只要兵器合用,不連累前線將士就行!”
“我戶部也不管那些,只要你工部打造的農具能耕地就成!”
“你們……”
老朱看著這仨人演戲,心裡一陣冷笑,琢磨是不是再換一批六部官員。
老朱為何說“再”呢,那是因為早年郭桓案的時候,他已經換了一批了。
當時從京城六部到地方官員牽涉了幾萬人,全都被他給咔嚓,以至於當時的六部尚書團滅!
只是近幾年他年歲大了,氣性不像以前那麼大,這才殺得少了。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也是怕殺光了沒人給他幹活。
畢竟六部尚書跟普通官員不同,這玩意是需要一步步歷練、培養的。
套用後世的一句話就是,朝廷培養個官員真的很不容易。
老朱聽了一會兒,見他們短時間內整不出個所以然,就想打斷他們的話,讓他們滾回去研究。
反正今天就是炫耀一下大孫新拜的三個師父,現在目的已經達到,而且遠超自己的預期,也就沒必要聽他們聒噪了。
可就在他想開口打斷這三隻蠢貨的時候,大殿上突然響起一道弱弱的聲音。
“三位尚書先別吵了,要不然你們把官辦作坊承包給我,我先幫你們管管?”
老朱一聽這話就眉頭皺了起來,趕忙喝止了大孫。
“住嘴!”
“朝堂之上,哪有你說話的份!”
老朱是真急了,正所謂多做多錯,不做不錯。
他既然存了立朱允熥為嗣君的心思,怎捨得讓他趟這個渾水?
做好了不見得是功,做錯了肯定是過。
到時候朝野上下一片指責,勢必會對大孫的聲望造成影響。
三位尚書聽到朱允熥這話眼睛卻是齊齊一亮,幾個人眼神交匯,立馬心領神會地朝著朱允熥躬身一禮。
“吳王殿下公忠體國,實在是讓臣等佩服之至。”
“您若是真能接下這份重任,那可是為朝廷幫了大忙!”
朱允熥自動無視了老朱的呵斥,開心地跟三位尚書討論起來。
“好呀!”
“那就把官辦作坊都包給我好了,我也不多說,一年一百萬兩銀子還是能做到的!”
工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