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公雞身上拔毛的事情不多見,每當發生都意味著有巨大的利益存在。沈開源到底目的何在?袁本初卻不急於知道,品茗早春前第一批西湖龍井茶,多虧了沈開源平時比較“節儉”,早春的新茶留到了8月末,不然袁本初可能還喝不上。
嫻熟地剝瓜子,翹著二郎腿,頗有些反客為主的感覺,沈開源沒想到袁本初一點不矯情,把這裡完全當做自己家的後花園了。
首先沉不住氣,說道:“小袁,經過這兩次的交易,我們算是建立了合作關係,那麼要穩固的話,我想是時候訂立一紙書面合同,確定甲乙雙方的責任與義務。”
沈開源的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簽署合約的意義無可厚非,長期合作如果只是建立在口頭上的約定,的確有些不太正式,按照常理小筆的交易數額制定合約,有些小題大做啊!是否沈開源另有企圖?或者說他打算改變細節,弄些文字遊戲?
“噢?沈老闆,合約你是否已經擬定好了?”袁本初設身處地想了想,能夠理解沈開源的顧慮,相交沒多久,短時間內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契約是最具作用的。
沈開源拿出了一份起草的合約細節初稿,袁本初大致瀏覽了下,發現有一條是他無法接受的。
“需告知甲方河邊魚的出處,以此來確定供貨渠道是否正規,判斷質量上是否存在瑕疵。”
他會說這批河邊魚是自家天台上催化而來的?本質上進貨的來源出自你沈開源,你會相信?
這條是絕對不能寫進去的,而且袁本初無意和他簽訂所謂的合約,限定自己的發展路線,短期看起來是有了一個穩定的出貨商家,但是相反的會被條條框框捆住,以後要解除的話,必定會費一番波折,何況他並不愁河邊魚沒有人要。
龍城市場上河邊魚的貨一直很缺少,不僅是近年來水質變差,生態壞境惡化,嬌生慣養的河邊魚很難生存,數量每況愈下。
純正野生的河邊魚很少了,大多是半人工化養殖,飼料肯定新增了,魚的肉質不會保持原有的滋味。
沈開源是一個內行人,看得出袁本初送來的這兩批貨的質量都為上等,且個頭較大,所以起了貪念,有意撇除袁本初這個中間人,得到河邊魚的生長村落具體地址,也就沒必要受到袁本初的制約,自行收購。
這個小心思,袁本初早就看穿了,可是他不知道河邊魚根本就是袁本初催化而來的,之前說的村落,是他扯的一個謊話。
就算有,也不會告訴沈開源,商業機密啊!隨便洩露的?如你沈開源的鍋底湯料的配方一樣都是餬口的資本。
“明人不說暗話,沈老闆,我就直說吧,這個合約我是不會籤的,至於裡面的條款大多我會遵從,唯獨有一點,河邊魚的進貨渠道,你是做大生意的人,應該知道什麼叫做商業機密吧?所謂的質量什麼的疑惑,我相信昨天的第一批河邊魚已經能夠說明問題了。當然你有權終止這次交易,那麼我立馬帶走這批貨,找另外個買家。”袁本初的態度很明確,直來直去,不習慣繞彎子是其一,還有一點就是,他是掌握主動權的,無需看沈開源的臉色行事。
一向做事謹慎細微的沈開源為何會草擬這麼一份不公平的合約?也許袁本初太看重了他,商人見利忘義的事情屢見不鮮,有如此的心思並不奇怪。
沈開源算是失策了,以為袁本初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雛鳥,稍微給點好處,言明厲害關係,附帶合同制約,那麼河邊魚進貨的地點不是水到渠成了?
做絕點的沈開源完全可以進行跟蹤,要搞這麼多名堂,主要是確定袁本初的智商,現在看來少惹為妙。
讓他知道沈開源跟蹤的話,不僅合作的事情告吹,今後要再從他這裡進貨,是絕對不可能了。
得到了實驗結果,沈開源明白了一個道理,要保持現階段的良性合作伙伴關係,不觸怒袁本初的底線是明智選擇。
為了緩和氣氛,沈開源收起了初稿合同,擺出一副剛才的事情沒有發生一樣,依然談笑風生,接過員工的紙條,上面列明瞭袁本初這批河邊魚的重量、每種魚的尾數、單價什麼的。
一般市場上臘錐魚的價格平均較高,上次就開到了70元一斤的高價,其他的單價要低些,波動幅度在30-50之間。
之前的不悅,引起了袁本初的反感,老道的沈開源,豪氣干雲說道:“小袁,你這批一共150尾河邊魚,詳細的種類和單價我就不細細說明了,給你個平均收購價,150尾以50元收購,你看怎麼樣?”
“行,沒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