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什哈看出不妙,立刻湊到多爾袞身邊道:“主子,前頭快撐不住了,咱先撤吧,讓遏必隆和蘇克薩哈斷後,奴才等人主子們先撤出去再說!”
多爾袞當然沒意見,他也發現情勢不妙,原本跟宋慶打的時候,各部兵馬差不多還頂得住,雖然後勁顯得有些不足,但那都是些包衣,只要披甲兵們損失不大就成,最後無論是戰是退都能自己做主。
可從曹變蛟那八千人殺進來之後,各處兵馬幾乎都不夠用了,多爾袞現在深恨遏必隆,自己帶來那一千多人起不了多大作用,反倒是把曹變蛟的人馬給引了進來,立刻被宋慶抓住機會,帶領一千多人猛攻他們本陣,加上又多了不少騎兵,這邊眼看著就要頂不住了,為今之計也只有先撤出去再說。
只是他想走容易,多鐸想走卻難,這位十五貝勒一直緊握鋼槍,眼珠子就沒從宋慶身上挪開過,多爾袞知道這位十五弟心高氣傲,一直都打算找回面子,只能陪著笑臉道:“十五弟,先走吧,這仗打不贏了,若是宋慶真衝過來,哥哥這身武藝實在是保不住你,要是真想打的話,等下次有機會再說。”
“知道了!”這三個字,多鐸幾乎是咬著牙說出來的,看到宋慶在前頭瘋狂殺戮披甲兵,他心中充滿了不甘,但也知道多爾袞這是實在話,如今的他畢竟不是兩年前大淩河那個半大小子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各種各樣閱歷的增多,他也知道作為一名大將,在戰場上應該是個什麼樣子,當初那種任性是再也要不得了,否則早晚不知道要死在什麼地方,因此一直都在調整著自己的心態。
這次也是一樣,最初被宋慶拿著頭盔刺激,他幾乎就想自己一個人衝過去,但仗打到這個份上,他反倒是冷靜了不少,當他思想鬥爭了很久,最終將滿腔怒火全部都壓了回去,說出那三個字的時候,整個人似乎都成熟了不少,不再是從前那個十五貝勒,而是真正的後金大將了,這種瞬息間的成長和變化,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更不要說旁邊欣喜若狂,已經在組織人後撤的多爾袞了。
見主子們撤退,最外圍的披甲兵非但沒有半點退縮之意,反倒是拼殺的更加猛烈了,他們也知道多爾袞和多鐸要撤,因此更加需要他們爭取時間,不少人都在渾身是傷的情況下找人同歸於盡,也就這時候沒有手榴彈之類的東西,否則八成真會看到不少殉爆者衝過來,高叫著大金國萬歲之類,向宋慶發起決死衝鋒,當然如果真到了那個科技程度,宋將軍是絕不會衝鋒的,最多坐坦克裡指揮戰鬥。
但不管是什麼時代,兩白旗的兵馬撤了,這是個不爭的事實,隨著多爾袞兄弟的撤離,其餘各部也開始按部就班的撤退,其中也不排除被徐州兵纏的太近沒撤出去,就此被徹底消滅掉的,遏必隆的兵馬也只出去六百多人,其餘的全部都戰死在這裡了,包括他本人都差點被孔有德和耿仲明聯手幹掉。
兩白旗的南下策略被初步擊破,宋慶和曹變蛟勝利會師,兩邊計程車兵們衝到了一起,用他們已經有些沙啞的嗓子吼叫著,將多餘的力氣全部發洩出來,軍官們自然也是親密無比,沒有什麼比在一起奮力搏殺過更能團結軍人感情的行為了,加上宋慶和曹變蛟關係原本就不錯,因此兩軍從上至下都達到了空前團結的地步,他們繼續向北邊前進,在距離兩白旗營寨前十里紮營,準備下接下來的戰鬥。
只是第二天的時候,兩白旗並沒有按照預計的出動,宋慶派出不少哨探折騰了一天,也沒打探出對方究竟要做什麼,直到傍晚時分的時候,哨探發現北邊又過來一支兵馬,打的同樣是鑲黃旗,足足有將近兩萬人,黑壓壓一眼望不到邊,仔細看旗號的話,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是豪格到了。
宋慶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後撤的命令,之前那仗打死對方五千多人,自己這邊損失也有四千多,加上曹變蛟損失了兩千人,總兵力如今才一萬六左右,對方卻激增到了三萬人上下,這個兵力已經不是他們能夠對抗得了,必須要讓宣府那邊出兵才行,否則他才不會將兵馬都搭進去,直接走人便是。
事關自己的生死存亡,他才不會在乎名聲如何,反正人家是打宣府,若是宣鎮自己都不出力的話,他這個客將沒理由為了宣府打生打死的。
因此在後撤了二十里之後,他立刻派人去了宣鎮,跟那位總兵大人把情況說了,叫對方馬上派兵過來,如果後金那邊打過來,他和曹變蛟只負責堅守兩天,兩天時間一到,他們立刻前往大同聽命。
第四百六十三章 兩軍之內
感謝淚落紅塵5和溫豬豬的打賞!
在崇禎七年,皇太極入寇無疑是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