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大陸

城內火光熊熊,清兵冒著高溫提著水滅火。城外卻是涼風颼颼,城內起火,不僅沒有給城外帶來高溫,反而帶來了一陣涼風。

原理其實非常簡單:城內起火,隨著溫度升高,空氣受熱後上升,火焰燃燒又要吸走周圍氧氣,就會形成火焰的旋風,把遠處的新鮮空氣吸引過來,這樣在遠處反而形成了一陣人造的風,而且明軍兵營靠江邊,還有海面送來的涼風。

喝著冰啤酒,中午睡一覺,那感覺多麼舒服。

等到城內好容易撲滅了大火,王新宇又給清軍找事情做了。

傍晚的時候,投石機把這幾天來收集到的動物屍體都投到城內。

剛剛經過大火的城內溫度很高,動物屍體投入城內,可以想象一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福州知府吳六一,不錯,是吳六一,宣城人,是一名文官,並非二月河小說裡面的什麼京師九門提督,那是武職,而真實的吳六一是一名文官,根本沒有當過九門提督。

吳六一,順治四年進士,字聖水,明末曾在南京國子監讀書,是一名典型的文人,和吳六奇根本沒有任何聯絡。

畢竟是讀書人,還是有一定頭腦的。吳六一知道大量動物的屍體落入城內,天氣炎熱,很容易引發瘟疫,於是他下令把動物屍體都給掩埋了。

不過吳六一併不知道,王新宇投入那麼多動物屍體,僅僅就地掩埋並不能解決問題,大熱天的把動物屍體掩埋在城內,屍體產生的腐敗物體會滲入地下,汙染地下水。而現在的福州城就完全依賴地下水。

“天黑了,移動投石機,去另外一邊,明天接近中午的時候投火油罐。”王新宇讓親兵傳令下去。

之所以要移動投石機,是因為發射的火油罐引發大火,一方面是今天燒過的地方,已經沒有什麼好燒的,第二個原因是不要在清軍掩埋動物屍體位置上方引發大火,否則等於起到了消毒作用,就破壞了投屍體的初衷。

睡了一個下午的輔兵們在晚上太陽下山之後移動投石機,沒有烈日暴曬,移動投石機倒也不算是太累的事情。把投石機移動到預定位置之後,輔兵們去洗澡睡覺。

次日,臨近中午的時候,明軍又向城內投了火油罐,引發大火,使得清軍和民壯們不得不冒著烈日和大火的高溫滅火。

連續三天折磨下來,城內清軍和民壯叫苦不迭,他們連一個明軍都沒有殺死,卻因為滅火被燒死了幾十人,還有因為高溫中暑的,倒下了數百人。

南方的福州烈日炎炎,但是在萬里之外,一支船隊卻在咧咧寒風中航行。

鄭經在庫頁島居住了快一年了,之前在庫頁島居住,是為了幫助鄭襲打好基礎,建設蝦夷島、庫頁島和外興安嶺等基地。那也是為了反清大業,為了這個目標,他暫時留下來幫助曾經和他有仇的叔叔。

隨著徵集來的當地人和別的地方送來的漢人越來越多,庫頁島牧馬場完工,庫頁島啤酒廠開始生產,庫頁島和外興安嶺的農田種植農作物,牧場和肉食品加工廠進入了運轉,鄭經就沒有必要還留在這裡幫他叔叔了,畢竟這裡不是他的領地,他分配到的領地在大洋對面的美洲,於是鄭經帶著船隊啟航,離開庫頁島。

準備第一批移民美洲的人口,有鄭經自己的親信和親兵一百六十二人,加上他們的家屬一共是六百七十三人,有南洋公司員工三十人,清軍俘虜六百三十人,各地抓來的男女五百一十九人,共有一千八百多人。

船隊還攜帶了小麥種子,稻穀種子和各種糧食蔬菜種子,攜帶小豬,小羊,小牛,小雞小鴨河小鵝等各種動物。

越往北,天氣越寒冷。

船隊是一路沿著海岸線航行的,一度迷航,曾經拐入了冰封的海灣內,發現沒有路了,又折返出來,繼續向北航行。

航行途中,船上的繪圖員不斷用六分儀進行定位,繪製出海圖。

“我們走了好多冤枉路,這裡有一個非常大的半島,我們完全是繞著半島航行,繞了整整一大圈啊!”離開那座巨大半島的時候,鄭經的親信黃昭滿臉灰心的說道。

鄭經卻瞞不住的回答:“雖然我們浪費了不少時間,不過我們勘察出一個巨大的半島,那都是我們大明的領地!這也值得了!既然如此,那就叫勘察半島吧!”

後來地圖被送到王新宇手中的時候,王新宇是愣住了:勘察半島?怎麼和真實歷史上後來的堪察加半島名字那麼相似?那也太巧合了吧!既然如此,那還是用我們中國的名字,叫勘察半島。

船隊航行了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