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牧師的翻譯,王新宇凝視著圖爾布青,輕描淡寫道:“這個很簡單,俄國人不會把槍口對著他們的同胞,但俄國人可以為我僱傭去殺韃子。買馬的任務我已經完成了,也準備回南方去了,以後這裡就是東都王鄭襲和你交涉,那些俄國人我要帶走。”
“原來如此!”圖爾布青恍然大悟。
王新宇又交代鄭襲:“若是今後交戰中,再有抓住俄國俘虜的,先留下來,等船來,就給送到南方來,他們都是很不錯的僱傭兵。”
被俘的二十多名俄國火槍手被人帶了上來,王新宇仔細打量這些俄國人,只見他們確實是人高馬大,體形彪悍,每個人手上都沾了不少鮮血,都是能戰之人。如果能組織一批俄羅斯僱傭兵,今後打起仗來這些人還是很有用的。
俄國火槍手不僅是一種遠端的射手,也是非常強悍的近戰兵種,每一名俄羅斯火槍手都裝備有一柄長柄大斧,近戰的時候可以變成斧頭兵。俄羅斯火槍手頭上帶著皮帽,外面還有一頂鐵盔。身上穿的是厚棉衣加皮甲,厚棉衣裡面還有絲綢裡襯,有比較強的抵抗遠端武器的能力,但是在對付劈砍武器方面比較弱。
其實當年西方的火槍手也都是有鎧甲的,只不過火槍手的鎧甲比較弱。俄軍的厚棉衣加上皮甲的效果,比清軍的單層棉甲效果肯定要好,但不如鐵甲或者多層棉甲。
等把俄國人都帶去南方,不管是棉衣皮甲還是棉甲肯定不能穿了,只能換成輕便的紙甲,裡面有絲綢裡襯的紙甲,抵抗遠端武器的效果還是不錯的。至於對付劈砍的防禦性較差也無所謂,近戰能打得過俄國人的也沒幾個。
庫頁島上的事情都安排完畢之後,王新宇同鄭襲鄭經告辭,帶上自己的兵,帶著當了僱傭兵的二十多名俄國火槍手坐船返回南方。
返程的飛剪船速度相當快,已經進入冬季了,刮的剛好是西北風,飛剪船側風航行的速度是最快的,以十五六節的航速航行,從庫頁島到長江口,僅僅用了十天左右,就抵達了長江口,進入上海港。
前後離開了五個月,又回到江南,新的一年很快又要到了。年後就將發起對浙南、福建等地的攻勢,王新宇回到江南之後就開始備戰。
這時候王新宇在江南的兵力,有自己的瓊州軍和鄭聰的閩軍兩支,這兩支軍隊都是屬於自己可以調動的。而張煌言的浙軍,卻不屬於王新宇管轄,他也無權調動。再加上浙軍戰鬥力不如閩軍和瓊州軍,也不需要他們攻城掠地,只要守好江南即可。
王新宇剛剛回到江南,軍師王餘佑就已經把統計好的兵力和武器數字交給了王新宇。
此時瓊州軍一共擁有金剛鎮、親丁鎮、中軍鎮、驍騎鎮、天雷鎮、瓊州鎮、南鎮、飛虎鎮等八個鎮的陸師兵力,其中瓊州鎮部分兵力駐紮瓊州島,部分駐紮呂宋;南鎮部分兵力在婆羅洲,部分兵力在緬甸,飛虎鎮大部分兵力在四川,一部分兵力在江西。其餘的五個鎮全部駐紮在江南,瓊州軍陸師共有八萬餘人,在江南有五萬餘人。
隨著每個鎮的擴編,原來的守備升為總兵,副指揮官為副將,每個鎮擁有一萬多人的兵力;鎮下面設有三個旅,由參將擔任旅指揮官,副職為遊擊或者守備;旅下面設三個營,由守備或者千總擔任指揮官;營下面設三個哨,由把總率領;哨下設三個旗,由百總擔任指揮官;旗下設三個小旗,由小旗擔任軍官;小旗下設三個什,每個什下兩個伍。除了伍到什是二進的制度,其餘的都是三三制。
但是在鎮下面,除了三個旅之外,還有炮兵營、斥候隊等鎮直屬的編制。
金港鎮總兵是羅祥,親丁鎮總兵是李銳,中軍鎮總兵劉啟,天雷鎮總兵龔小大,驍騎鎮總兵是王新宇的弟弟王子豪,不過目前驍騎鎮基本上是空架子,只有五百多騎兵和兩千多步兵,距離滿員的一鎮兵馬還差遠了。
王新宇手中的馬匹不多,都是歷次作戰中繳獲的戰馬,這點馬要提供給各級軍官、夜不收和信使,還能剩下來的組建騎兵的也就只剩下五百多匹馬。
飛虎鎮總兵王進忠在西南,副將江志平在江西,這樣王新宇在江南就少了兩員大將。瓊州軍駐紮江南的五萬多人馬之中,戰兵為三萬多人,輔兵兩萬餘人。
瓊州軍的陸師,是冷熱兵器各半,三萬多戰兵之中,鳥銃手一萬餘人,燧發槍手數量已經增長到四千多人。而炮兵,則算入無甲的輔兵之中,但是負責發射火炮的炮手拿的軍餉卻是比一般的戰兵還高。
炮兵當中,除了有身管火炮之外,火廂車都編入炮兵之中,不管是一窩蜂火箭火廂車還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