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二章 南懷仁幫忙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最終各讓了一步:荷蘭人同意清廷提出的,在開放經商口岸,由清廷指派一人在該口岸設立商行。所有的洋船進入該口岸,所購買貨物找商行購買,所有補給物品也都由商行提供,也不能隨意找其他清國人代理。洋人抵達該口岸後,不得隨意出入其他地方,必須居住在商行為洋人所建的公館。

而清廷的談判代表團,在南懷仁和黃錫袞等人的建議下,也退讓了一步,同意多開廈門和金門當成通商口岸。

荷蘭人要求開廈門和金門是有道理的,因為廈門就在臺灣的對面,既然荷蘭人要求清廷割讓臺灣島,那麼放開廈門這個通商口岸,對荷蘭人來說,可以就近獲得來自大陸的商品,節省了很多成本。

至於清廷為何會同意多開廈門和金門,原因在於,目前廈門和金門都在鄭聰手中,反正沒有荷蘭人的海軍幫忙,也無法拿下廈門和金門。由洋人幫忙奪回兩島,再把這兩個島對洋人開放,這也沒什麼損失。

南懷仁還另外做了一件“好事”:在他的干預之下,清廷不僅同意把東番島割讓給荷蘭,連同澎湖列島都一起打包送給了荷蘭人,真可謂是買一送一,買大送小。

我威武大清地大物博,這點海外蠻荒之地送給友邦又算什麼!

談妥了東番島歸屬問題和通商口岸問題之後,接下來就是談報酬的問題。

荷蘭人說:“我們從歐洲過來幫貴國剿滅海寇,路途遙遠,繞行了大半個地球,我們走了那麼遠的路過來,開銷費用不小。而且那海寇的艦隊也不是那麼容易剿滅的,我們得付出不小的代價,你們總得給銀子吧?這天下哪裡有不給錢還讓人去打仗的?”

黃錫袞反駁道:“我們把東番島給了你們,又把澎湖列島也給你們了,還開放了通商口岸,怎麼還要我們出銀子?”

南懷仁把黃錫袞的話翻譯給了荷蘭人聽之後,又同荷蘭人交頭接耳,指點荷蘭人應該如何說法,還直接把清廷的底線賣給了荷蘭人:“其實大清國並不吝嗇銀子,只不過他們最多願意出三百萬兩銀子。不過,清廷目前一年財政收入大約是兩千四百萬兩銀子,去年海寇入江,奪走半個江南,減少了五百萬兩的收入,但還是有近兩千萬兩的年收入。如果你們能夠給他們更優惠的條件,他們還能付出更多。”

清廷談判代表團的人沒有一個聽得懂荷蘭語的,還以為南懷仁在盡職的幫他們翻譯。

荷蘭人得到了清廷的底線之後,很快就想好了對策:“賊寇不就是船堅炮利嗎?船堅炮利我們也有。賊寇的火器犀利,是貴國最頭疼的問題。如果你們願意出七百萬兩白銀,我們還能給你們提供一批新式火器,並賣一批戰艦給你們,還能免費幫你們訓練水手。”

陳昭庭聽說能夠買到荷蘭戰艦,出身水師的他倒是十分動心,於是開始打聽購買荷蘭戰艦的價格。

荷蘭人告訴他:“購買戰艦也要看大小的,我們這樣的大艦賣給你們,一艘就要一百萬兩銀子!而像那些稍小一點的蓋倫船,一艘是四十萬兩銀子。”

陳昭庭倒抽了一口冷氣:“太貴了吧?”

“不算貴,這已經是我們給朋友的優惠價格了!英格蘭人的戰列艦,和我們這種大艦差不多大的,他們一艘造價就要摺合你們的兩百萬兩白銀了!如果你們不相信的話,等以後有機會見到他們,你們可以自己去詢問。”荷蘭人答道。

這個時候,黃錫袞和蘇納海卻正在為七百萬兩銀子的價格討論,他們都覺得七百萬兩銀子的出兵費用實在是太貴了,雖然荷蘭人可以贈送一批武器,可是這個價格幾乎是清廷一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啊!

“這個價格太貴了,我們不能接受!”黃錫袞道。

南懷仁把黃錫袞的話翻譯給了荷蘭人聽之後,又補充了一句:“目前清廷為了剿滅海寇和前朝餘孽,投入甚大,僅僅是三藩和廣東福建綠營,每年就要支出近千萬的銀子!加上其他剿匪費用,年投入過千萬。”

南懷仁說的這些資料可不是信口開河,康熙初年,僅僅是吳三桂的雲貴兩地,每年就要三百萬兩的銀子來養他的藩王費用和藩王軍隊。正因為三藩開銷巨大,康熙才會想到撤藩,結果逼反了吳三桂。

荷蘭人大喜:“南懷仁先生,您真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尊敬的清國代表,貴國一直無法剿滅賊寇,每年在剿滅賊寇上的投入,恐怕是超過了七百萬兩銀子吧?如果貴國捨得支付這筆錢,相信只要兩年時間,以後就可以節省下這筆開支了!”荷蘭談判代表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