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四章 雨夜激戰之一

還真是難為了鰲拜,十多萬清軍要發動夜間進攻,對於那個年代的軍事指揮系統來講,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宏大的工程,而且這當中絕大多數是烏合之眾,當年又沒有無線電,指揮全部依靠旗幟,夜間看不清楚旗幟,鰲拜只能以每個什長各自指揮自己的人,每個把總看好什長,至於更大規模的單位,就沒法管了,等攻擊發起的時候,再打起火把實行統一指揮,到了那時候也許會出現混亂。

另外,那個年代的人多半都有夜盲症,當年的夜間行軍都是依靠火把照明,那個年代的夜戰也非常少,都是偷襲的時候才有野戰。

夜盲症對隊伍的影響,八旗兵相對比較好一些,他們吃肉食比較多,出城之後陷入黑暗之中一會兒,便恢復了視力,雖然不是看得很清楚,但還是勉強可以看到人和路。

八旗兵出城的時候,都是牽著馬慢慢走,儘可能避免發出聲音。可是前面的綠營兵、輔兵和民壯還是不時有人打出很大的聲響。

夜間攻擊明軍大營,鰲拜當然不會把寶貴的八旗兵和綠營戰兵放在前面,而是把最不怕死,但沒有多少軍事素質的湘勇推到了前面去當炮灰。按照鰲拜的計劃,湘勇抵達明軍大營外面一百步的時候如果還是沒有被發現,就繼續隱蔽前行,等到進入火光照射範圍,也就是五十步之內,再打出火把來。

只要看到湘勇打出火把,後面的清軍就會全部打起火把,發起強攻。

一旦全軍亮起火把,鰲拜就可以有效指揮軍隊了。等到那時候,一鼓作氣,攻入明軍大營內,用肉搏戰來消滅明軍。

只是定下計謀的時候很簡單,真正運用的時候,就出現很多問題了。

在前面率領湘勇的王進寶,這時候就是心急如焚,就一個出城,五萬湘勇從一個城門走出來,用了一個時辰,人都還沒走完。出城之後,走在半路上,不時有人摔倒,跌得渾身泥漿的,還有人撞上了別人,兩人一起絆倒。磕磕碰碰的走了一個時辰,前方燈火輝煌的明軍大營感覺起來還是那麼遙遠。

“這動作,太慢了!”王進寶嘆息道。

正當王進寶自言自語的時候,又有好幾個人摔倒了,其中還有兩名什長也摔倒,身上用蠟密封的竹筒也不知道摔到什麼地方去了。

什長身上攜帶的竹筒可是十分重要,裡面放著一盒南洋牌火柴。自從這種新東西出現後,清軍當中也不再用火鐮和火石了,火摺子之類的全部淘汰,換上了火柴。那可是好東西啊,取出一根來一劃,火就燒起來了,不像火鐮和火石,要打半天,還要乾草引燃;也不像火摺子和火種罐,需要小心保管。

裝了火柴的竹筒丟失了,那個什的兵就沒辦法點燃火把了。

每一名士卒身上還攜帶了一個用油布包裹的火把,就算是摔倒了,也不會進水,到時候取出火把就能點燃。不過有很多人摔倒之後,包裹著火把的油布包也不知道滾去哪裡,還有的人連兵器都摔得丟失了。

走了整整兩個時辰,方才走完兩里路。距離前面的明軍大營已經不遠了,只剩下大約兩百步的路程。

前面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似乎是因為雨太大的緣故吧,明軍在外面沒有佈置暗哨,這讓王進寶一直提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一點下來。只要他們再走一百步,就算沒有失敗;若是能走進五十步之內,那就是大功告成了。

下雨天,擅長火器的明軍要讓火器發揮作用,只能在帳篷裡面射擊,也就是說只能有最外圍的一排帳篷裡面佈置的火器兵才有用,數量眾多的火器兵因為靠裡面,被外圍的帳篷所遮擋,是難以發揮作用的。清軍若是能夠把距離拉得越近,就對清軍越有利,明軍的火器能夠發揮效能的就越少。

但是王進寶根本就不知道,其實明軍是有暗哨的,暗哨佈置在一百步外。這些經常吃魚蝦海鮮,經過專門的貓眼訓練,在夜間能夠發現遠處目標的暗哨,已經發現清軍了。

暗哨拉動了一下草叢中的繩子,明軍大營一座帳篷內的小鈴鐺便發出輕微的聲音。

“韃子來了!”這幾天來一直是高度戒備的明軍紛紛從帳篷內的吊鋪爬了起來,拿起自己的武器。

下雨天,儘管明軍可以躲在帳篷裡面使用火器,可是對於火器部隊來講還是很不利,只有外圍一排帳篷可以發揮火力,裡面的其他火器兵就發揮不了作用了。不過王新宇早就有對策了,目前駐紮在大營內的五萬明軍,只有八千火器兵,其餘的都是由粵軍和桂軍改編過來的冷兵器戰兵。

天降暴雨,正是這些冷兵器兵種發揮作用的好機會,明軍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