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王餘佑堅決反對,王新宇十分不解的問:“這又是為何?我們消滅的是投降韃子計程車紳土豪,就連江南士子都不反對我們這樣做。可是我們把這些忘記祖宗之輩的土地分給沒有土地的老百姓,為何他們不會感激我們,反而要仇視我們?”
王餘佑解釋道:“當地百姓根本就沒有華夷概念,就連剃髮易服都無所謂,你和他們說什麼投靠韃子是忘記祖宗,他們根本就不會這樣認為!你和他們講那麼多大道理,他們又能聽得進去嗎?”
“可是我們若是殺了這些士紳,把土地分給他們,他們為何反而仇視我們?要知道那些老百姓自己沒有土地啊!我們在江南的時候都這樣做的,把投靠清廷計程車紳殺的殺,抄家的抄家,不管是百姓還是有骨氣的讀書人,都歡迎我們。同樣的事情,為何到了這裡就行不通了?”王新宇十分不解的問。
王餘佑撫摸著鬍子搖晃腦袋:“這裡和江南完全不一樣,江南還有大半計程車紳不滿韃子的剃髮易服,我們殺了投靠韃子計程車紳大家族,自然還有擁護我們計程車紳大家族幫著我們說話,我們分了投靠韃子的大家族土地,別的大家族還拍手稱快呢!可是這裡,這些士紳沒有反對剃髮易服的觀念,只有土客之爭!”
“土客之爭?”王新宇愣了下。
王餘佑搖頭晃腦,似笑非笑道:“對!土客之爭!這裡有土人和客家人。所謂的土人,就是原來的南方當地人,客家人就是原本居住中原,因為多次胡人入侵中原,為了躲避戰亂遷移到南方的北方百姓。雖然客家人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幾百年,可是他們和當地土人之間的矛盾卻一天也沒有停息下來過。”
王餘佑喝了一口水,又接著說:“因為土人和客家人之間的矛盾,雙方都依賴大戶家族,結寨對抗。若不是有大戶家族罩著,恐怕自己的田地早被對方奪走了吧!還有潮州附近丘陵山地賊匪眾多,也需要大戶人家結寨對抗。所以說,我們把士紳大戶都打掉的話,那麼當地百姓會更仇視我們!”
看樣子,王新宇想象中的,大明王師所到之處,全世界勞動人民都伸長了脖子準備好了裝著食物和湯水的壺啊,盤子啊,籮筐啊什麼的,就等著明軍去解放似的,這種事情至少在潮州一帶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大部分的情況下,明軍都是不受歡迎的,不要說在安南、南洋等地了,就連在廣東,原來明帝國的土地上,現在變成了清帝國的土地,在這裡都不受歡迎。
可以想象一下,將來明軍若是北伐中原的話,老百姓能支援明軍的又有多少人。
中原和山東等地也曾經因為剃髮易服而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譬如說榆園軍等起義軍,可是有骨氣的,不肯剃髮易服的人都被殺光了,活下來的都是順民。
等到明軍北伐中原的時候,這些懼怕清軍的老百姓只會站在清軍那一邊。
要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這還真的令王新宇異常頭疼。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目前該打掉的大戶還是要打掉,只不過王新宇不會學鄭成功那樣,打掉大戶之後就屠寨,不分青紅皂白的把婦孺老弱都殺光,這樣的事情王新宇不會做。
可是把這些仇視明軍的人繼續留在潮州一帶,那也是隱患,遲早要出問題。
因此王新宇想到一個辦法:“我有辦法了!我們肯定要打掉幾個大戶,只有打掉這幾個大家族,才能讓其他百姓服從我們。”
“如何打?難道學延平王屠寨?殺光幾個寨子嗎?”王餘佑問道。
王新宇胸有成竹的回答道:“移民!打掉幾個負隅頑抗的傢伙,把寨子裡面的人都送上船去,運往南洋,運往耽羅,甚至是送到美洲去!”
王餘佑會心的大笑:“這倒是一個好辦法!那幾個大寨子的人全部失蹤了,其他的寨子不明白情況,還以為我們屠了幾個負隅頑抗的寨子,他們也不敢反抗了!這樣潮州一帶也就能穩定下來!”
除了八年前被鄭成功滅掉的鷗汀寨之外,在韓江還有龍湖、鴛鴦和更鵝三大寨子。
潮州下轄的澄海縣,幾乎沒有多少清軍駐守,清廷縣令因為家人還在老家,也不敢投降,於是帶著衙役逃入鴛鴦寨中,依靠當地的鄉勇保護。
明軍攻打澄海縣,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澄海縣幾乎是空城,明軍一到城下,發現城門大開,城內空空蕩蕩,不要說沒有清兵了,就連老百姓都看不到幾個。
拿下澄海容易,包括再打周圍的揭陽、普寧、潮陽等縣城都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潮州府城已經被明軍攻克,駐守潮州的清軍除了沙汕炮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