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常熟到崇明島,不過六十公里。鄭成功帶著王新宇、鄭聰、劉國軒、陳永華、黃廷、王餘佑、黃昭等人,乘坐快船,順流而下,不過兩個時辰就到了崇明島。
鄭成功一行人登上崇明島,負責押送新式一窩蜂火箭的蔡雲上前拱手作揖:“卑職叩見王爺!二十輛新式火廂車全部運到!”
“走,帶孤去看看!”鄭成功大手一揮。
走到停放新式一窩蜂的地方,只見二十輛覆蓋著帆布的炮車一字擺開,停放在平地上。鄭成功走上前,掀開一輛炮車的帆布,卻見這輛被稱之為火廂車的新式一窩蜂火箭,和之前明軍用的火廂車,一窩蜂火箭有很大的不同。以前遼東明軍對付後金,使用的一窩蜂火箭是用木筒裡面裝火箭,一個木筒可以發射三到三十二枚火箭;以前的火廂車,有三百支箭和一百二十八支箭的,其實就是在車上面安放一窩蜂火箭。
這種新式火廂車,使用的不是原來的火廂車的車身,而是使用西式四磅炮的炮架,有兩個很大的輪子,能用馬匹牽引。炮架上面,有銅製的支柱支撐起三十二個銅製發射導軌。這是戴蒼根據《武備志》裡面的火箭溜的圖紙,把原來單個的銅製導軌合併起來,組成了多管火箭炮,安放在炮架上,就成為新式火廂車。
銅製發射導軌,就意味著這種一窩蜂可以重複使用,不像原來的木筒,一次發射完後,木筒也燒壞了,要換上新的。
鄭成功道:“把新式一窩蜂火箭拿過來看看。”
蔡雲令人呈上一枚新式一窩蜂火箭,放在鄭成功面前。
鄭成功仔細打量這枚火箭,只見火箭的頭部是用厚紙板糊成的,後面是一根很長的木杆,用來起平衡作用。
王新宇也拿起這枚火箭觀察了一番,估計這枚火箭彈頭的直徑有兩寸多一點,彈頭長度為兩尺,後面的木杆有五尺長,結構很像後來的康格里夫火箭。一枚火箭重量大概十多斤,彈頭後面有導火索。
“這種火箭的威力如何?”王新宇問道。
蔡雲回道:“一枚火箭裡面裝有爆炸的火藥三斤,還有鋼珠鐵蒺藜,和一發紅夷炮的開花炮彈威力相當。但卑職見過這種火箭試射,爆炸率比紅夷炮的開花彈爆炸率要高得多,而且射速快。雖然精度很差,但是多發齊射,可以彌補精度差的弱點。”
“射程呢?”鄭成功問道。
“能射兩百丈之遠,比不上紅夷炮的射程,連臼炮的射程都不如。不過可以密集發射,能殺傷成片的韃子。”蔡雲回道。
王餘佑笑道:“卑職在廈門的時候,就見過戴大人父子試射這種武器,若是結陣,對付韃子騎兵,這是一種利器啊!只是有一點,這種火箭造價極高。”
“造價如何?”鄭成功問道。
當年遼東明軍之所以無法大量裝備能夠對付騎兵的一窩蜂火箭和威力巨大的火廂車,就是承受不了這些武器高昂的造價。火廂車和一窩蜂火箭發射的羽箭,一支箭的造價在一兩多到二兩銀子之間,十多輛火廂車一次性發射,就是幾千兩銀子撒出去!而功效也就是相當於弓箭手發射的亂箭。
崇禎當時窮得龍袍都打補丁了,怎麼可能大量裝備這種奢侈的武器?而且一窩蜂的射程又不如後金的大炮,自從孔有德投降後金,後金有了大炮後,明軍就不再裝備火廂車這種奢侈又容易成為對方大炮攻擊目標的武器。
王餘佑回道:“這種武器比當年遼東的火廂車還要貴!一枚裝填普通火藥的火箭造價大約三十里銀子,若是裝填王將軍那種新式火藥,一枚火箭造價要上百銀子。”
鄭成功倒抽了一口冷氣:“好傢伙!一輛車一次就要打掉一千兩銀子!這二十輛火廂車一次齊射,就是兩萬多銀子沒了!”
“而且這種火廂車裝填速度很快,一輪齊射完後,可以馬上再次裝填進行第二輪齊射。三輪齊射後,才要考慮給發射架降溫。”蔡雲回道。
鄭成功笑道:“貴就貴點,威力大就好!三輪齊射出去,每一發都是開花彈,可以消滅多少韃子!還好有羽兒開闢的馬尼拉貿易線,要不然,孤還真承受不起這樣的銀子消費!等打敗了韃子,孤回去要好好賞賜戴蒼父子!”
接下來,王餘佑又介紹了戴蒼父子製造的子母炮,銅臼炮等新式武器。
子母炮是戴蒼和戴梓父子根據佛郎機改進而來的一種新式火炮,重量比佛郎機輕,因為改進了氣密性,精度和射程都超過佛郎機。這種炮原本是戴梓幫康熙製造的,在平三藩和對付噶爾丹的時候立下汗馬功勞,現在提前來到這個世上,變成了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