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九十三章 江寧之戰之一

長江入海口的崇明島,戰艦雲集,桅杆如林,旌旗招展。一艘艘整裝待發的龐大戰艦停泊在江面上,岸上鑼鼓喧天,鞭炮轟鳴,一隊隊身穿白色海軍服的大明南洋海軍官兵們排列著整齊的隊形,沿著舷梯登上戰艦。

龐大的南京號戰列艦甲板上,張玉坤和張煌言並肩站立,躊躇滿志看著即將出徵的海軍將士。這次進攻江寧,明軍投入了海軍全部的主力和海軍陸戰隊全部的主力,再加上張煌言的浙軍鼎力相助,還有耿精忠充當內應,可謂是志在必得。

“張將軍,你說那耿精忠小兒,我們對他能放心嗎?”張煌言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張玉坤回道:“其實末將心裡也沒多少底。不過我們大帥說了,耿精忠此人十分可靠,末將相信大帥的判斷不會錯!”

低沉的海螺號聲響起,岸上禮炮齊鳴,碼頭上的輔兵們解開纜繩。龐大的南京號戰列艦上層甲板上,水手們收回纜繩,緩緩轉動絞車,拉起錨鏈。幾十名站在桅杆下的水手,拉動繩索,巨大的風帆順著桅杆緩緩升起。

身穿一身街白色海軍服的張阿水站在甲板上,此時他的心情激動到極點。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張阿水原本是一名漁民的兒子。可是清廷的海禁,片帆不得入海,使得大量的漁民失去了活路。

尤其是在廣東,廣東水師提督吳六奇把禁海令執行得更加徹底,不知道多少活不下去的漁民因為偷偷出海被砍了腦袋。張阿水的父母親,也因為實在活不下去了,冒險去海邊試圖出海捕魚,結果雙雙被砍了腦袋,只剩下十二歲張阿水和他八歲的妹妹兩個人相依為命。可是他們失去了生活來源,餓死是遲早的事情。

也就在張阿水和他妹妹快要餓死的時候,天地會特工出現了,把兄妹倆帶去了瓊州。

張阿水從小就熟悉水性,在海軍學院來瓊州招人的時候,張阿水透過了考試,成為新加坡海軍學院的一名學生。

因為軍校生的待遇相當不錯,不僅張阿水自己從此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而且他的妹妹也得到了妥善安排,被安排到軍隊創辦的學堂去讀書,學費全免不說,還包吃住,每一名學生還發了一套童子軍的軍服。

張阿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妹妹了,妹妹的生活有了依靠,他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前往新加坡完成學業。

在新加坡海軍學院,張阿水完成了四年的學業,畢業之後,有幸成為明軍旗艦南京號戰列艦上的一名艦員!這可是多少學員兵做夢都不敢想象的好事啊!南京號戰列艦噸位最大,艦上的裝置最奢華,居住區最舒適,而且是旗艦的緣故,每天都能見到艦隊司令,只要表現好,提拔的機會比在別的船上要高得多。

艦隊拔錨啟航。此時風向已經由東南風轉變成西北風了,但是硬帆的優點就是,即使是逆風也能航行,所以南洋海軍的西式戰艦都已經換成了中式硬帆。只不過這些硬帆,都是經過專門設計的,面積比一般福船的硬帆要大了許多,帆面的密封性也好了很多。

強大的風力從側前方吹來,把風帆吹得鼓鼓的。由於空氣動力學的原理,風帆的一面風速比較快,另外一面風速較慢,形成的壓力差推動戰艦,向上遊航行。

時值漲潮時間,滾滾長江水在潮水的作用下,向上遊倒灌。在潮水和風力的雙重作用下,戰列艦巨大的船艏劈砍浪花,向上遊疾馳而上。

進攻南京,這是最重要的戰事,一旦奪取了南京,大明也算是有了一個正式的國都了,所以張煌言對這次出征十分重視。

儘管這次攻打江寧的艦隊是一支遠洋艦隊,但是在內河作戰,基本戰術還是和內河水師的戰術是一樣的,主力戰艦放在後面,前面有小船開路。

江陰下游的江面寬敞,水特別深,清軍很難在江中動手腳,佈置水下暗樁,攔江索之類的障礙物。但是過了瓜洲之後,江面驟然變窄,而且瓜洲是江中一座島洲,在瓜洲一帶的江面比較狹窄,清軍可能會在瓜洲設定障礙物攔截明軍艦隊。

通州江面,這裡是南通州,也就是後世的南通江面。

一艘清軍水師的快哨船在江面上緩緩巡弋,船上的清軍水手無精打采的划著船槳,小船在江面上顛簸。這些清軍水師的小船,平日裡也就欺負一下老百姓的漁船和商船,若是碰到明軍戰船,他們就只有逃命的份。

南通州一帶的江面,並非是沒有明軍戰艦來過,從長江口到江陰一帶的江面,事實上是大明南洋海軍的自由活動區,明軍的鉅艦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可以隨便出入,就好像出入自己家門一樣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