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五十七章 礦工的新生

“轟”山洞內響起了一聲沉悶的爆炸聲,白色的硝煙從山洞內噴出。

等到硝煙散去,宋士意帶著鐵道兵走進山洞內,只見裡面那塊巨石已經被炸碎了一層,變成了滿地碎石。

鐵道兵們推著獨輪車進入洞內,十多名鐵道兵揮動鐵鏟,把碎石頭裝上車運走。不過這塊巨石實在是太大了,第一次爆破,只炸掉了一層。碎石運走之後,還要再打孔,進行第二次爆破,估計需要十多次爆破才能炸開。

事實上對於漢人來講,挖掘隧道並非是第一次遇見,明朝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礦洞了,都是在山體上挖掘出來的地道,深入地下,把礦運出來。

鐵道兵的爆破組,主要是民壯的俘虜。有很多人在加入當地民壯之前,本來就是負責爆破的礦工。湖南礦產資源相當豐富,以前大明的時候,礦都掌握在士紳手中。後來大明皇萬曆帝曾經採取了礦監製度,派遣太監去管理礦。結果在文官們極力反對之下,到了崇禎皇帝的時候,礦監製度又被取消,那些礦又回到士紳們手中。

開啟史書,對礦監和稅監的評論全部都是負面的,稅監苛捐雜稅,敲詐勒索百姓,礦監倚仗權勢,肥飽私囊,無惡不作。

在發達的南方地區,稅監的橫徵暴斂更是嚴重,甚至發生了痛打稅監事件,在全國其他地區也多次發生城鄉居民反抗稅監運動。

可是歷史的真相又是什麼?礦監和稅監製度一直持續到天啟年間,等到天啟皇帝死後,崇禎皇帝上來,這些太監都被取消,收稅的權力和開礦的權力回到文官集團手中。結果不用想也制度了,大明的經濟崩潰,北方農民起義,這才給了皇太極機會!

清軍入關之後,這些手頭掌握了礦產資源的文官士紳就不可能再霸佔礦產,在清軍的刀子威迫之下,他們只能老老實實的把礦交給了清廷。

說起來,還是刀子說話最管用,貪官汙吏還是害怕刀子。

不過清廷還是有他的一套辦法的,把江南各種商業稅收了上來,遍佈全國的礦也收走,但是清廷還是給了貪官汙吏一塊肥肉吃,譬如說任命一些漢人當肥缺,允許地方官貪汙,怎麼貪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他們才不會引起那些士紳們反感。

那些原來是礦工的民壯們,也隨著清軍入關,他們由原本給文官集團服務變成了給清廷開採礦產,但是基本上他們的頂頭上司還是沒變,大部分還是原來的文官士紳,變化的只是那些礦產不再屬於文官士紳,他們可以貪汙,但收入不再完全歸他們支配了。

因為明軍攻入湖南,一些文官和士紳把礦工們組織起來,也編入民壯。結果明軍的戰鬥力實在是超強,簡直就像開了掛一樣,這些礦工也變成了俘虜。

俘虜來的礦工都被編入工程隊,開山挖掘隧道,本來就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由於巨石成為攔路虎,在這個隧道里面的工程進度有些緩慢,整整一天下來,挖掘進度還不到四尺深。

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大營裡點燃一堆堆篝火,收工的鐵道兵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兵營內準備用晚餐。

俞振興原本是一名礦工,就是那種專門負責開挖坑道的礦工,熟悉爆破。在明軍攻打郴州的時候他就被俘了,於是來到這裡。因為他熟悉爆破,所以成為一名鐵道兵什長,專門負責炸石頭的工作。

兵營不是用帳篷搭建的臨時營房,而是用竹子修建的主樓,屬於可以長時間居住的營房,八個人住一間,裡面是藤製的吊鋪,雖然氣候炎熱,但是居住在裡面一點不熱。營區的衛生條件也很不錯,有專門的衛生間,用竹管從山上引來的水可以用,竹管還有閥門,一擰開閥門水就自動流出來了,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衛生間內有沖水的水箱,可以保持衛生間內的乾淨。

廚房是一棟石頭搭建的房子,山上的引來的水灌入清水池內,士卒們喝的都是燒開之後,放涼了再倒入水缸的水。這裡規定,不允許喝生水,必須燒開的水才能喝,所以在這裡的人們不容易生病。

伙房外面還備有不少涼茶,中草藥,可以清涼降火,減少山林中瘴氣對人的影響,也是可以避免士卒們生病的一種手段。

俞振興感覺自己來到這裡之後,生活條件比起以前來是好多了。雖然是俘虜,可是他每個月還有軍餉可以拿,而且這裡的軍官從來不克扣軍餉,他是什長,每個月實打實的可以領到四兩銀子的軍餉。

“在這裡吃飯都不要花銀子,俺又不抽菸喝酒,一年就能存下四十八兩,在這裡幹滿三年就能回去買地娶媳婦了。”俞振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