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下面還有類似樺頭的刀鏟。而最讓人側目的是,支架前面牽引著的是三頭牛。
初時的驚異過後,眾人也都琢磨出了點味道,這東西確實是農具,類似刀鏟的部件應該和犁頭差不多,而後面的鐵圈,顯然就是耙子了。
前面把土鬆開,後面跟著翻土、平整。合三頭牛之力,倒也不是不行。被邀請過來的種地好手們仔細看過之後,也都看出了些門道來。
這些種地好手,多半是小地主和富農。其實在農村裡面,那些士紳和讀書人不是農業發展的推動力量,他們無非是憑藉著有功名的人可以免除稅收這一條來逐漸侵吞他人土地,最終變成大地主。可是論種田的技能,那些士紳和讀書人幾乎是一竅不通。
而一般的佃戶和僱農,他們之所以會窮困,會沒有自己的土地,除了遭到有功名計程車紳階層盤剝是一方面的因素,另外一方面也和他們沒有技術有關,有技術的人,在湖廣一帶,就算是祖輩沒有留下田地,可是自己勤快有些,又有技術,積累起自己的土地,當一個小地主還是富農是足夠的。
所以說,在農村裡面真正的種田高手是小地主和富農,他們依靠自己的耕種技術,維持了自己的家產,使得自己的農田不會被士紳階層侵吞。
而南洋公司採取了股東制的方式,建立新式農場,把諸如周召南和任紹纊這樣的大官,同當地的小地主富農結合在一起,大家一起入股,那些不懂種地計程車紳們就當一個什麼都不用管的快樂股東,而小地主和富農就當農場經理,負責經營種植業。
一名富農看了半天之後,開口道:“王爺,是否讓草民來試一下?”
“本來就是給你們試用的,就你好了!”王新宇點了點頭。
那名富農叫來家中一名僱農,兩人開始合作,僱農在後面扶住新式犁,富農親自在前面牽著牛開始耕種。
公曆四月底,農曆三月底,正是湖南開始種植水稻的季節。小麥收成之後,農田經過翻耕就能灌入水,變成水稻田。
僱農扶著支架前端,雙手下壓,犁刀斜斜的插進了土裡。前面的富農牽著牛走,地面的泥土彷彿成了豆腐一般,沒有造成絲毫阻礙。犁頭扎入泥土中,成片的泥土被翻了起來。隨著大犁的前行,後面的滾齒輪耙很快彰顯了其強大的功用,泥土塊在滾耙下紛紛瓦解,化成細小的碎塊。
“天啊!”那些熟悉種地的小地主和富農們紛紛叫喊起來。
這樣的耕種效率,確實是太高了!既然總督大人和巡撫大人把自己的農田都拿出來,交給這些小地主和富農來經營,有了這種新式耕種工具,他們這些經營者完全有把握讓同樣的土地用最少的人手耕種,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短短的半個時辰,就耕種了十畝地!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看到兩人耕種完土地,王新宇又下令道:“換上下一件!”
有人搬來了一個圓形的釘耙犁:“這個是圓盤釘耙犁,是精耕用的。剛才那個大犁,只是初步的翻一下地,要精耕,還需要換這個犁再犁上一遍。”
新式釘耙犁的效率也很高,大約半個時辰,剛剛粗耕過的農田就被精耕了一遍。接著就有人開啟水閘,往農田裡面灌水。
有人已經拿起算盤噼裡啪啦敲打著,算了一筆賬:“按照這樣,除去交給股東的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收入。”
王新宇對那些小地主和富農說道:“你們是經營者,只要能夠帶動農業工人,把效率提高上去,功勞自然是你們這些經營者的,你們的收入提高了也是應該的。”
一名小地主站出來:“我願意入股!我可以把我的祖傳技術都拿出來!”
一名富農也迫不及待的站出來:“我也入股!我有技術,可以給我當一個經理,只要有十名農業工人,我就可以負責三百畝土地!”
雖然那些小地主和富農們紛紛踴躍報名,可是周召南卻看出了問題。
“王爺!”周召南把王新宇拉到一邊,“下官發現了一個問題:若是我們都採用了新式農具來耕種,那麼就有很多佃戶和僱農不能轉成農業工人。而我們也不得不退佃,他們要失去租種的土地,那樣讓他們如何活下去?”
退佃,就是把佃戶趕走。這種事情一般的地主都不能做的,士紳更是不會做。除非是佃戶欠下債實在還不起了,才有可能被退佃。被退佃之後的佃戶,就只能變成乞丐或者流民,沒有任何人會願意把土地租給他們的。
其實王新宇卻希望,有了高效率的農具之後,越多的佃戶被退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