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艘巨大的戰艦排著一字長蛇陣,從清軍水師船隻三十丈外的江面上駛過,右舷所有的炮門開啟,伴隨著一陣霹靂般的炮聲,戰艦從前到後的炮門內依次吐出猩紅色的火舌,江面被火光對映成一片粉紅色,裊繞的煙霧從前面的戰艦升騰而起。
白色的硝煙和江面上騰起的霧氣混在一起,形成了仙境般的畫面。但對於清軍來說,這不是仙境,是來自地獄的惡魔!
德雷克號和她的姊妹艦一排齊射,一口氣傾洩出三十四發炮彈。雙方距離不過三十餘丈,在如此近的距離上排炮齊發,而且清軍船隻又停得十分密集,一輪炮擊的命中率可以說是高得驚人。三十四發燒得通紅的炮彈,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炮彈落空,或是落在清軍船和船縫隙間的水中,或是從清軍船隻上方掠過,打到岸上去;有二十多發炮彈命中目標。
清軍的戰船是一艘一艘肩並肩,頭尾相連,排列得整整齊齊的方塊陣,停靠在碼頭上。距離又近,明軍炮手就算是閉上眼睛都能擊中目標。
燒得通紅的炮彈落在前面那些幾乎無人看守的清軍戰船上,其後果可想而知!炮彈砸得船板粉碎,木屑橫飛。清軍戰船那脆弱的單層杉木板結構的船板,根本就經受不住十二磅炮彈和二十四磅炮彈的摧殘,炮彈就像是紅鐵條穿豆腐一樣,擊穿多層船板後,落在船艙中,開始慢慢燻黑一圈木板,逐漸燃起火苗。
還有一部分炮彈砸在後面的清軍戰船上,那些船因為離岸邊比較近,船上已經上去了不少清兵,擠得密密麻麻的都是人頭,結果一排炮彈砸了上去,清軍戰船上血霧瀰漫,殘肢斷體和內臟碎片四處橫飛。
前面的戰艦從白霧中駛出。繼續向西航行;後面的戰艦進入瀰漫的白霧中,在三十丈的距離以內,一門門火炮盡情的揮灑彈雨。三艘五級艦依次開火,滾雷般的炮聲在江面上迴盪。三十二門炮輪番轟擊,打得停泊在岸邊的清軍大小戰船木屑橫飛,火光沖天,船與船之間的縫隙中不時騰起一道道沖天水柱。
緊隨其後的六艘鸕鷀級六級艦排著一字長蛇陣,六艘船右舷所有六十六門六磅炮依次噴出火光。看起來就像是江面上劃過一道閃電,炮彈帶著刺耳的呼嘯聲,接連落在清軍的大小戰船上,激起了一陣血雨腥風
。
遭到炮擊的清軍水師船隻,有些船被砸破了好幾個洞,已經開始下沉了,不過大部分的船隻是受了傷。當年的實心炮彈要摧毀一大片的船隻,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前面戰艦騰起的硝煙已經升入很高的空中,後面的戰艦又產生了一批新的硝煙,從江面上裊繞著。緩緩升起。
那些反應較快,動作敏捷,聽到警鐘就跑上船的清軍水師士卒都後悔了,他們連船的纜繩都來不及解開,對方就已經傾洩過來上百發炮彈。但更多的人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就被鋪天蓋地砸過來的炮彈奪走了生命。
“快跑啊!”沒死的清兵早已失去鬥志,紛紛放棄了戰船,狼狽的逃到岸上。
但是清軍的劫難並未就這樣結束,西式戰艦後面還跟著三艘東方式的蜈蚣快船。這些快船比西式戰艦還要更加貼近清軍的戰船,距離清軍的船隊不過十二三丈遠。
蜈蚣快船的甲板上擺放著一個個小炭爐。裡面的木炭熊熊燃燒著。站在快船垛口後面的明軍士卒把用油脂浸泡過的麻繩和麻布纏在箭上,再把箭搭在弓弦上。聽到軍官一聲“預備”的時候,明軍士卒把箭頭往炭爐裡面一伸,點燃火箭。隨後拉開弓弦。
“放!”明軍軍官一聲吼。
一排排火箭下雨一樣落在十多丈外的清軍船上,很快就點燃了清軍船隻。
蜈蚣快船並沒有撤離,而是繼續貼近敵船。當雙方距離只剩下十多步的時候,快船上的明軍士卒向那些沒有起火的清軍船隻丟擲了一排火油罐,又射出一排火箭。
“乒乒乓乓”火油罐砸在清軍船上,陶瓷片四分五裂。火油流在甲板上。隨後火箭射來,點燃了火油。
頃刻之間,鳳浦的清軍水師大小戰船紛紛被點燃,燃起了沖天大火。火勢很快就蔓延開來,整整齊齊停放的清軍船隻一艘接一艘被點燃。
清軍廣東水師標督右營和前營的船隻皆盡被點燃,兩個營的船隻已經燒成一片火海。但是前面的清軍中營、左營和後營的船隻都還完好無損。大批清兵叫喊著,從陸地上的大營內衝出,跳上了戰船。有的清兵手忙腳亂砍斷纜繩,有的清兵用竹竿推動相鄰的船隻,企圖讓自己的船隻離開岸邊,有的清兵拿起槳,準備划船。
德雷克號上,明軍炮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