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葉?”許世昌楞了一下,“武夷山茶葉小人倒是聽說過,但將軍所說的大紅袍、正山小種、金駿眉這些,小人卻是連聽都沒聽過。小人在京城喝的是浙江上貢的綠茶;到了福建之後,喝的是當地的烏龍茶。聽說紅毛人是喜歡武夷山紅茶,現在海禁十分嚴厲,武夷山紅茶無法運出。國人又不是很喜歡紅茶,士紳貴族,朝廷大員多半喜歡浙江產的龍井,布依鄉民多半喜歡當地土茶,又因為紅茶無法運出,所以現在產量也不多,當地茶農都改產烏龍茶為多。”
被這許世昌一說,王新宇才想起來,這個時代還沒有大紅袍、金駿眉、正山小種這些武夷山的高階紅茶,大紅袍要到康熙年間才出名;金駿眉和正山小種,都是更晚的事情。那麼現在武夷山的是什麼紅茶?歐洲市場上,紅茶可是賣得很貴的,如果是上品的紅茶,比金子還貴!而國人喜歡的綠茶和烏龍茶,在歐洲反而賣得不是那麼貴。
“那請許先生介紹一下武夷山的茶葉吧!”說道這裡,王新宇對許世昌的稱呼也改了。
看到許世昌還站著,王新宇道:“許先生,坐下來說吧!今天我們談合作!談一起賺錢!不談政事不談軍事!”
許世昌謝過王新宇後,坐了下來:“王大人,您可知道今日死於亂軍之中的周大人,倒是一位品茶的好手。他在武夷山待過一段時間,熟悉那裡的茶葉。他給小人帶來過一種紅茶,味道甘甜,回味無窮,口感醇厚。只是小人和京城達官貴人都喝慣了清淡的茶葉,不是很習慣紅茶,有一種焦糊味。”
“周大人?哪位周大人?”王新宇問道。
“是周亮工,周元亮大人。”許世昌回道。
聽說周亮工死於亂軍之中,王新宇心中有幾分遺憾。雖說他歷史不是太好,但對周亮工這位大名人,還是知道一些的。他知道此人才華橫溢,出過不少詩集作品,此人不僅是一代文豪,而且治理地方和軍事才能都十分優秀,更沒想到,這個人還是研究茶的高手!只可惜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想到這些,王新宇心中感慨萬分,於是說道:“把你知道的都說來聽聽吧!在茶葉方面,我們可以合作!”
許世昌道:“元亮曾經說,前朝不貴閩茶,這紅茶,前朝朝廷並不重視。只有鄭芝龍比較重視這武夷山茶,此人同紅毛人有交易,從武夷山購得大量茶葉賣往西夷各國。據說那西夷人,若是不飲茶,會便秘而死。所以這紅茶在西夷各國銷路很好。但朝廷海禁,西夷人已經很久沒有得到茶葉了,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支撐下去的。”
王新宇哈哈大笑:“誰告訴你的,說西夷人不喝茶就會便秘而死?以前他們沒來東方之前呢?又怎麼過來的?”
“那是朝中大臣所言,有大臣認為不應該海禁,同西夷人貿易可以給朝廷獲得大量利潤,因為西夷人不喝茶就會便秘而死。但鰲拜和索尼等人堅決要海禁,說要以此困死汝等,明軍。”本來許世昌要說海寇的,又改口說明軍。
“現在武夷山產的有什麼紅茶?”王新宇又問。
“回將軍,現在武夷山所產的乃桐木關紅茶,元亮給小人帶來的就是這種茶葉。只不過現在這種茶種植不多,都是散種,朝廷又不需求,當地茶農只好改種烏龍,綠茶等。”
“許先生,茶葉這件事,我們可以合作!許先生不是馬上要走馬上任福建巡撫一職?等你上任之後,可以推廣武夷茶農廣泛種植紅茶,我可以高價向你們收購茶葉
!而且這件事,以後也是你在任上的政績!武夷茶農生活也好了,朝廷稅收也高了!我這裡也從泰西人那裡賺到錢,這豈不是一舉三得之舉!”
許世昌猶豫了一下,過了半晌才大膽的問一句:“可是王將軍,這朝廷嚴令海禁,片帆不得入海,小人就算弄到茶葉,又如何運出去?”
“這個不難!”王新宇笑道,“福建海岸線彎曲,河流海灣眾多,難道朝廷可以堵得住走私?許先生以後是福建巡撫,乃一省封疆大吏,難道連手下綠營都管不住?而且聽說許先生還是旗人,做些買賣還不容易?”
見到許世昌還在猶豫不決,王新宇又道:“這普通紅茶若是運到澳門,價格便是翻倍;若是運到南洋,至少四五倍。就算一斤茶葉在馬尼拉賣三十先令,大概相當於我們的五兩銀子,若是好茶葉,價格就更高了!這其中利潤,許大人可以計算一下!就算一年只賣出兩千擔,就是多少錢了?若是此事可行,你我可以利潤分成!我可以給你兩成利潤!”
兩千擔,大概二十萬斤,按照兩成利潤計算,差不多賣一斤茶葉就淨賺一兩銀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