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7部分

麼意見?”

見大人問自己,王藩連忙說道

“大家說的倒也有那麼幾分道理,若是階公為朝廷復一城池,戰功立見。必為朝廷所重,可若是萬一有失的話,那又如何?”

王藩在說話的時候,看著巡撫大人,他知道巡撫為何猶豫,巡撫大人是湖南人,其家人均在漢軍治下,所以他並不想與漢軍為敵,至少在局勢不明朗之前,他絕不會像曾國藩一樣與漢軍不死不休。

其實就王藩自己來說,他也知道,相比於髮匪,漢軍無疑是更好的選擇,不僅僅是他們不毀名教,更重要的是他們不似髮匪一般濫殺無辜,濫殺官員,甚至就連其參軍府中的左右參軍皆為朝廷的封疆大吏。

而這多少讓官場中人們看到一線希望,看到了將來繼續為官的希望。而對於博白縣的舉動,王藩甚至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給予一定的理解——他之所以首先投靠義軍,恐怕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

至於大清國?

現在除了讀書讀愚的一些人,又有幾個人真的在乎。既然大清國的氣數已盡,那麼,大傢伙各尋出身,倒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萬一有失,又當如何?”

王藩的反問讓勞崇光的心思一沉,他所想的可不是可不僅僅只是“萬一有失”,他還需要考慮其它的問題。

雖然朝廷對他有恩,可眼瞧著這時局,勞崇光並不想讓自己為之陪葬。忠臣,他是。但是他並不是愚忠之人,更何況他還是漢人。

這兩年勞崇光之所以一邊剿匪,清剿廣西天地會起義,另一邊卻與廣東關係曖昧,一方面,爭取廣西土貨出口廣東,又許廣東土洋貨進入廣西,甚至還在私下裡派人與廣東巡撫聯絡。其實就是因為那種投機心思。

縱觀史書,每到王朝覆滅之時,像這樣的封疆之吏可是數之不盡。對於勞崇光而言,他所有的一切都在廣西,只要能夠主掌廣西於不失,那麼將來無論是大清國繼續坐穩天下,亦或是漢人奪回天下。他勞崇光都能以廣西為晉身之道。

但是現在博白縣的舉動,現在根本上動搖著他對廣西的統治。

“萬一要是所有人都學博白縣,到時又該如何?”

勞崇光盯著王藩問到,這才是他擔心的原因,他擔心地方上的官員為了“一已之私”,全然不顧他勞崇光自己的將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博白縣為了的是能以首舉義旗之舉,博得武昌督府的歡心,若是其它人有樣學樣,到時候這廣西還有他勞崇光的什麼事?

“那派兵吧!”

王藩隨口又說道。

“他說是太平的話,若是廣東漢軍入以博白,到時候,又當如何?難道真的還要和他們廝殺一番。現在於朝廷而言,保住廣西之地免遭賊手,便已經不負朝廷了。還望階公三思!”

一旁的陳士禮也跟著進言道:

“壬仲此言極是。幾個月前,我去廣州的時候曾與李巡撫親幕面談過,觀其言隱約覺得其無意於廣西用兵,非是其無謀,而是因為其擴張太甚,其恐輕率擴張從而導致地方統治不穩定。如若冒然對博白動兵,只恐怕到時不定引起什麼誤會……”

一個簡單的“誤會”,實際上已經表明了陳士禮的態度。

“大人,以在下之見,不如暫且先待廣州那邊的決定再說,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見其這麼說,其它的一眾幕僚紛紛表示贊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深知現在的時局,自然也都贊同王陳兩人的分析。當然這也是最穩妥的辦法。

不過只是三天的功夫,當博白縣的訊息再次傳來的時候,與上一次召集眾人計議不同,這次勞崇光只是將王藩、陳士禮兩人請入了書房之中。

“現在博白縣已經剪辮易服,且漢軍已經進駐,兩位以為當前之局如何是好?”

“這是件好事!”

沉吟片刻,看著大人,王藩說道。

“在下注意到那廣州報紙上未曾宣揚此事,甚至民間亦不曾得知此事,由此可見,咱們當初猜對了!”

點點頭,勞崇光倒是沒有否認這一點。

“猜是猜對了,但是……”

瞧著眼前的兩人,勞崇光說道:

“武昌那邊倒底是什麼心思?若是他們當真無意廣西,那麼其是不是當真志在天下?”

在心腹的面前,勞崇光並沒有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實際上從京城被太平軍攻破,雖說後來僥倖擊退長毛,但大家卻隱約從此看出了一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