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眉頭深鎖,沉思片刻之後,突然暗覺不好,道:“快,回去,回去……”
這是一場陰謀,而陰謀裡的受害者就是他自己。
王望突然感到一陣恐怖,此時的他那裡還敢再去益州,他能不能活著回到彭州都是個問題。
可就在王望準備掉頭回去的時候,暗處兩旁突然飛來利箭,利箭如雨,王望的將士紛紛倒地,王望心急如焚,知道中了唐舟的埋伏,但現在他除了逃亡,沒有其他辦法。
王望帶著隊伍奔逃,不過在利箭的阻擊下,速度慢了很多,而在一撥利箭之後,退路上突然傳來一聲大喝:“王望小子,那裡逃,吃俺一斧。”
程處默和秦懷道他們提著兵器帶兵衝殺而來,王望眉頭深凝,心知今夜難逃,於是再估計不來許多,派出兩千兵馬抵擋,而他則跟剩下的幾百人往外衝。
而因為程處默等人的阻擋,唐舟帶領的三千兵馬終於趕來,他們趕來之後,立馬就是一場大戰,毫不留情。
洛陽王李元裕眉頭深鎖,不是早已經派人給王望送信了嗎,他怎麼還往前走,結果掉進了唐舟的埋伏之中?
難道自己的人根本沒來?
李元裕心中猛然一沉,接著暗覺不好,扭頭看了一眼唐舟,唐舟氣定神閒,對於這一場戰穩操勝算,隱隱間,李元裕突然生出一股無法言明的恐懼來。
被騙了,自己被唐舟這小子給騙了。
其實他早就知道自己跟柳白的身份,把自己帶到蜀中來,只是為了避免自己在京城說他壞話,讓他無心應戰,以及他想利用自己,把他想讓柳白知道的告訴柳白。
可嘆自己還以為偽裝的多麼聰明。
自己的兩個親信沒有把信送來,就說明唐舟在半途截住了他們,這還不足以說明一切嗎?
而唐舟既然早就知道自己跟柳白是一夥的,那自己現在豈不是成為了唐舟的獵物,而且是一隻連逃都沒有辦法逃的獵物。
李元裕心急如焚,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繼續留在劍門關,那自己就只能被唐舟玩弄於股掌之間,可如果離開劍門關,自己可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當然,他也清楚,就算自己留在劍門關,對柳白也不會有任何的幫助了,因為唐舟根本不可能讓他知道唐舟真正的目的,相反,他反而可能會被唐舟給利用。
如果不是自己給柳白送去的訊息,柳白會這麼相信一切都如他說的那樣嗎,因為柳白相信他,所以才會相信他所說的一切。
不然以柳白的聰明,應該早看出異樣了吧?
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已是夏末秋初時節,夜晚的風帶著涼意。
殺戮,殺戮。
唐舟的兵馬加起來有六千,又因為是早有準備,以及大唐的將士相對來說比這些叛軍的武力值更好,所以對於王望的這三千兵馬,對唐舟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懸念。
而大唐的將士也殺的瘋狂,能夠一刀解決的叛軍,絕不給他第二刀的機會。
戰爭永遠都是殘忍的,但只要有利益衝突,有民族仇恨,戰爭卻也是永遠都不可避免的。
叛軍被圍,唐舟瘋狂的屠殺,一開始叛軍還敢反抗,可是等唐家殺紅了眼的時候,那些叛軍發現反抗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殺殺殺,除了殺,他們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
王望還在逃,哪怕明知道敗局已定,他還想逃出去,只要逃出去,他就能夠活命。
幾百人護著他往外衝,他身邊的手下一個接著一個的倒下死去,但他卻是全然不顧的,只要他能夠活著離開就行了。
而這一切都被唐舟看在眼裡。
不過唐舟並沒有派重兵阻止王望的逃跑,除了因為要對付王望留下的兩千叛軍他並無太多兵力去阻止外,再有就是他想送給柳白一份禮物,如果沒有人去送的話,多少顯得有點無趣。
王望這個人的確是有點智謀的,放走有點可怕,不過他的缺點也不少,留著興許能有一定的用處也不一定。
唐舟這麼看著的時候,突然對李元裕道:“王爺,你說這王望我們是放好,還是不放好?”
這話問的,讓李元裕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兩軍對戰,那有放走敵軍的道理?
李元裕覺得這可能是唐舟在考驗他,如果他說放走吧,那就讓唐舟懷疑了,可如果他說不放,那豈不是害死了王望?
李元裕很糾結,這個問題,唐舟不應該問他的。
見李元裕不回答,唐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