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章 奈飛網路電視

唱歌什麼的只是個人興趣,不希望前世的好歌被埋沒。 親自站在聚光燈下,找點樂子罷了,蘇瑞從沒想過靠它混飯吃。 自從健康問題解決以後,他就在考慮,接下來應該怎樣規劃新人生。 相比起早些年一味去追逐利益,沉迷於冷冰冰的數字,現如今如何讓生活變得有趣,開開心心把錢掙了,才是蘇瑞真正想要的。 出於這個角度去考慮,結合腦海中的記憶。 很快就讓他篩選出一家最滿意,也最符合需求的投資物件。 既不是大名鼎鼎的蘋果,也不是剛展露頭角的特斯拉,而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流媒體巨頭——Netflix(奈飛)。 剛下船回到酒店。 等莉莉小姐走後,阿曼達秘書從普拉達手提包裡,掏出一堆今早新鮮列印出來的檔案。 她告訴說: “夏威夷和紐約存在時差,透過諮詢公司買了些資料。你儘快看完,再找找還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免得諮詢顧問下班之後,明天才能收到。” 蘇瑞從厚厚一堆資料裡,先找出奈飛公司近期的市值走勢圖。 他開口說道: “市場已經被股災嚇傻了,投資者們一時半會兒,很難恢復信心,大多都選擇觀望。不著急這一天兩天,辦公室方面調查了沒,最近能不能找到出手機會?” 先看近期的奈飛總市值變化情況。 這家公司以前做網際網路影碟租賃生意,也就是按照會員收費,將影碟透過快遞送到顧客家裡。 和遍佈大街小巷的影音店沒什麼差別,無非是將業務搬到網上。 2002年上市時候,總市值僅有三億美元左右。 經過近幾年來的發展,它加大了在網際網路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得益於通訊技術發展,去年推出緩衝三十秒左右,就能線上觀影的網路電視業務之後,奈飛公司的市值,明顯出現一輪暴漲。 到了今年,也就是2008年的八月份。 它的總市值,已經一度逼近二十億美元大關,可惜九月遭遇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最低跌到十二億美元左右。 直至今天,它的總市值剛回升至十三億五千萬美元附近。 以蘇瑞的實力。 如果打算以蛇吞象,將奈飛完全吃下,肯定有點麻煩。 幸好他在矽谷玩風險投資起家,一向喜歡當個不管事的投資者,而非蘋果公司史蒂夫·喬布斯那一類,完全主導所有決策的獨裁者。 所以初期只要拿下足夠多的話語權,不影響他在影視創作等業務方面的決策,蘇瑞就能接受當個二股東,甚至是三股東。 當然了。 假如奈飛董事會方面,願意接受整體收購的邀約。 蘇瑞也不介意,去提前拿奈飛以及臉書股份做抵押,反手收購奈飛公司的所有股份。這一類併購貸款的做法,在美國投行之間極為常見,並不需要他真正掏出十多億美元。 身價高到蘇瑞這種程度,又有未卜先知的底氣,他當然清楚用銀行的錢為自己生錢,才能使得收益最大化。 無非是由於前兩年發生意外,才讓他束手束腳,不敢胡亂折騰。 倘若無病無災。 按照早年鑽進錢眼裡的性格,他基本不可能把足足三四億美元,投在一座升值空間很普通的拉奈島上。 隨便找家亞馬遜、谷歌之類,十年後都有機會翻個二三十倍。 失去的兩年多時間裡,終究還是改變了很多,好在重新開始不算晚,仍然有機會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阿曼達秘書坐在酒店咖啡館裡,翹起二郎腿,喊服務員點了杯咖啡,悠哉悠哉回答道: “暫時沒訊息,我們先做好準備,調查清楚詳細資料,才好去跟奈飛的大股東們接觸,決定究竟是從大股東手上收購,還是直接融資這家公司。話說,你為什麼不直接投資一家,類似於YouTube那樣的影片公司?奈飛太貴了,銀行正在開始降息,可利率還是高出平均水平,溢價或許也比較多。” 作為重返投資圈的第一步,蘇瑞看上奈飛的原因有很多,想都不想就給出答案: “比如它已經擁有七百多萬的付費使用者,比如無形的品牌價值,以及現成的各種資源,還有成熟的管理團隊等等,都是我看上它的原因。” “網際網路行業,總是贏家通吃,既然有現成的行業巨頭,價錢又比較合適,我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只要它發展起來,收益率並不會比投資一家初創公司低,既然很難徹底打贏,不如從開始就省點心,直接加入他們的陣營,這樣能省去許多麻煩。” “況且我對當執行長毫無興趣,我只是個想拍拍電影、電視劇的牧場主,追求一下自我價值方面的滿足。到時候人們會說我是個才華橫溢的編劇和製片人,而不只是那個會唱歌的傢伙......” 阿曼達秘書的哈佛商學院畢業證,可不是從大街上撿來的。 她聽蘇瑞說完,當即贊同道: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