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2章 大漏

從修牛蹄開始正文卷第542章大漏如果送去拍賣。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估值,約為6500萬美元。 蘇瑞願意出到6000萬,已經算是非常良心的價格,再加上他還願意配合著賣家,在金融港迪拜匯款轉賬,擁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那位藏家,終究還是爽快答應了本次的交易。 雖然這幅油畫很出名,但創作者的知名度不算太高。 這意味著潛在買家數量和增值空間有限,很難像梵高的作品那樣,每次出現在市場上,都能引起眾人花費高價爭奪。 遇到合適的報價,直接選擇賣掉才是最方便的做法。 畢竟長期持有也意味著虧損,持有成本過於高昂,等到將6000萬美元拿到後,在不考慮稅費的前提下,哪怕存進銀行裡買成定期,一年都有兩三百萬美元的收益。 涉及到數千萬美元的大額交易,自然不能隨隨便便相信旁人。 在佳士得拍賣行的牽線搭橋下,已經將這幅作品送到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幫忙鑑定真偽,期間產生的開支由蘇瑞負責承擔。 只要真偽沒問題,將會從銀行貸款支付費用,阿曼達秘書提前跟阿聯酋的第一阿布扎比銀行打好招呼了。 得知這筆交易有戲,蘇瑞提前買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同名。 本來想著能偷懶省點事,直接購買這部的影視改編權,然後進行簡單的修改。 然而當他讀到大約十分之一,就發現自己並不是太喜歡這部裡的故事,拍成電影可能會有點乏味枯燥,不夠吸引人。 更讓蘇瑞難受的地方,在於他總是下意識覺得,似乎忘記了什麼要緊事。 人的記憶很神奇。 就像回憶歌曲一樣,有時候越心急越記不起來,然而可能某天泡澡、蹲坑或者散步時候,腦海裡自然而然就會出現某段旋律。 例如在《前任》劇組拍戲期間,蘇瑞意外回想起了《mysongsknowwhatyoudidinthedark》這首歌,湊合著又能製作一首不錯的單曲。 這種“應該記起什麼”的念頭,前後困擾蘇瑞兩三天了。 直到今天他下樓時候,意外瞥見掛在牆壁上的一幅畫,花220萬美元買來的莫奈《吉維尼的柳樹》,蘇瑞的念頭這才瞬間通達,回想起有個撿大漏的機會,差點被自己給忘記了。 在很小很小時候,他曾經還指望著靠這個大漏發財暴富,可惜遲遲沒能等到機會。 伸手一拍腦門。 蘇瑞火急火燎趕回書房,用電腦開啟谷歌瀏覽器,搜尋關鍵詞“救世主”和“達芬奇”。 這幅被鑑定為真跡的達芬奇作品《救世主》,也許就是全球收藏品圈子裡最大的漏。 前世有人花費區區一萬美元買下這幅“仿作”,最終拍出數億美元的天價,暴賺幾萬倍,相關訊息很快轟動全球,隨便開啟哪個新聞和社交網站,都能看見關於它的故事。 搜尋相關資訊時候。 蘇瑞既希望這幅畫已經出現,讓他避免大海撈針,同時又希望它的真實價值沒有被發現,這樣就能讓他抓住撿漏的機會。 關於達芬奇的傳奇故事太多,還被許多歐美作家創造成。 逐條瀏覽好幾頁,都不是蘇瑞要找的線索,轉而又切換成圖片搜尋模式,不斷滑動滑鼠往下翻找。 忙起來時間過得很快。 兩個多小時眨眼就沒了,蘇瑞坐在螢幕前,看到眼睛發酸,依舊一無所獲。 以他的影響力,其實完全可以把線索掛在網上,發動網友們一起幫忙尋找,如果運氣足夠好,也許很快就能找到那幅“贗品”。 然而同樣因為他的影響力太大,只要敢流露出對這幅畫的興趣,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會引起許多人的懷疑,認為事情遠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這就導致蘇瑞只能先試試自己尋找。 倘若那幅《救世主》,還安靜躺在某家的閣樓或者車庫裡,實在是找不出任何蛛絲馬跡,到時候再考慮高價懸賞也不遲。 從網路海量資訊當中,精準找到它的機率實在太低。 好事是大漏還在,壞事則是蘇瑞也不清楚那幅畫到底在哪裡。 蘇瑞正要放棄,餘光突然瞥見位於瀏覽器標籤欄裡的ebay網,想著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把亂七八糟的東西,高價掛在二手交易網站上碰碰運氣,他繼續開啟這個網站,登入搜尋“達芬奇”、“油畫”關鍵詞。 這回的搜尋結果,比之前稍微精準些,冒出一大堆贗品仿製的達芬奇作品。 最受歡迎的,無非是《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以及《抱銀鼠的女人》等等,快速滑動滑鼠瀏覽,就在蘇瑞正考慮是否應該增加“救世主”關鍵詞時候,意外瞥見一張熟悉的畫作。 雖然已經顯得十分老舊,存在許多損毀的痕跡,但蘇瑞還是一眼認出,自己心心念念尋找的,就是這幅畫。 賣家為它標了個“4999”美元的價格,介紹欄裡只寫著——“擁有至少100年曆史的作品,風格和達芬奇類似,需要找修復師進行復原,由賣家承擔郵寄費用”。 看見釋出地址寫著紐約,賣家似乎